2014年以来,咸宁市地名普查工作在省地名普查办精心指导下,在市、县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地名普查工作者勇于担当、克难奋进,特别是在地名信息采集、挖掘地名文化、开展市级核查过程中,坚持问题为导向、破解难题寻蹊径,严把质量标准关、强化六个“关节点”,取得了一定经验。
一是培育树立了地名普查工作典型,“通城经验”在全省推广。二是在全省地名普查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交流。三是整体通过地名普查省级验收。我市嘉鱼县以综合得分97.9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成为湖北省第二家、咸宁市第一家通过省级验收的县级单位。我市赤壁市、咸安区、通城县地名普查工作分别取得了99.3分、99分、99分的成绩,再创佳绩。崇阳县、通山县分别取得97分、96.1分,我市在全省市、州级第二个通过省级核查验收。
截至今年6月,我市共审核入库地名36628条,其中咸安7159条、嘉鱼4560条、赤壁6501条、通城5756条、崇阳6114条、通山6538条。
一、注重筑桩固基,打牢工作基础
常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在地名普查第一阶段,我市高位推进,迈好第一步。
1、领导重视,强化责任
2014年7月21日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地名普查工作汇报,同意迅速成立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追加地名普查经费、召开地名普查专题会议。同年10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动员会,全面部署了全市地名普查工作。2015年5月6日召开了全市地名普查推进会,时任市政府副市长闫英姿分别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状”,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海平分别与各县(市、区)地名普查办签订了工作“保密责任书”。市县两级政府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做到了“七有”,即有机构、有班子、有牌子、有印章、有经费、有设备、有方案、有专业队伍,奠定了地名普查的工作基础。
2、落实经费,提供保障
我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市县两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市地名普查办积极推动县市区安排地名普查专项资金。截至2017年8月,我市共安排地名普查专项配套资金570万元(市本级26万、咸安119万、嘉鱼108万、赤壁87万、通城100万、崇阳30万、通山100万),为地名普查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经费保障。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市地名普查办筹资40余万元在市区旅游景点、车站、广场等人流密集处设置了13块户外灯箱牌和20块灯箱式路牌,在报纸办两期地名普查专栏,宣传地名普查知识、弘扬地名文化、通报我市地名普查工作动态,使地名普查在我市家喻户晓,为地名普查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嘉鱼县在二乔广场成功举办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公益演唱会,自编自演的锣鼓快板《地名普查意义大》,将演出推向高潮。咸安区举办了乡镇地名普查员知识竞赛,很好的宣传了地名普查工作,提升了社会对地名文化的认知和兴趣,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强化行政推力,力促整体推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竞位争先,有为才有位。做好地名普查工作,要勇于担当、认真履职尽责,干在实处。在地名普查实施过程阶段,我市力求打好组合拳、整体推进,迈好第二步。
1、典型引领,整体推进
为确保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顺利推进,我们培育树立了通城县以深入挖掘地名文化,提升地名普查信息采集质量的典型。该县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地名普查的“1233”工作法在全市推广。全市以通城模式为标杆、为典范,学习通城不走样,力促普查标准化。通城县地名普查“1233”工作法的成功经验,获得了省地名普查办、省民政厅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省地名普查办主任、省民政厅巡视员闵建华认为通城县“为全省普查工作提供了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省地名普查提供了真经法宝”, “通城经验”在全省推广。去年以来,广东、湖南等省和本省市州、直管市近800余名地名普查工作者前来通城县、嘉鱼县、咸安区考察取经地名普查工作。2015年8月和2016年3月全省地名普查推进会在咸宁召开,我市和通城县地名普查工作经验分别在大会上做了典型交流。
2、强化培训,建好队伍
通城县地名普查能做到有为有位,展形象、出精品、扩影响,关键是有一支热爱地名普查工作,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这是该县地名普查取得成效的骨干力量。通城县地名普查办聘请的两位退休老干部刘国斌、熊跃飞,坚持与县地名普查办的同志一起深入乡村,对“四大项”内容进行编写、修改、考证,经常早出晚归,毫无怨言。咸安区地名普查办聘请的“土专家”陈大银,独自编写3万余字的讲稿,深入乡(镇)、村(社区)进行地名普查文化业务辅导,很受欢迎。为此,我们要求各县(市、区)要将那些熟悉当地情况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乡土秀才充实到地名普查队伍中来。市、县两级地名普查办充分发挥“土专家”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易学的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培训。全市共举办地名普查培训班108场(次),培训县(市、区)、乡镇、村(社区)普查员2168人,参与6200余人次。通过“土专家”全面收集整理地名文化第一手资料,开展地名文化调查,研究挖掘本土文化,对“四大项”内容进行审核论证,全面提升地名文化采集质量。
3、正视问题,狠抓督办
我市十分重视督查督办工作。一是结合民政工作目标综合考评抓督办。今年地名普查工作再次被纳入市政府目标考评体系,对不能按时顺利通过国家和省市验收的县(市、区),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将地名普查工作纳入市民政局重点工作督办事项,做到了同部署、同考核。二是重点督办与专项督办相结合。在抓好专项督办的同时,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力促全市地名普查工作平衡推进,不掉一县,3年以来,市地名普查办对6个县(市、区)督办了37次。三是强化责任抓约谈。今年3月27日,咸宁市地名普查办对省级验收形势严峻的3个县市民政局长进行了约谈,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民政局局长陈红卫对地名普查工作提出了“目标不能丢,标准不能降,速度不能慢,力度不能减”的要求。四是一针见血发通报。今年6月5日,针对省级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我市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地名普查省级验收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认真对照省验收组的问题清单,倒排工期、落实责任、扎实整改。对协调配合不力的外业公司,冻结其剩余资金并发律师函。对工作不力的县(市、区)和相关责任人将提请市政府通报批评,严肃问责追责。截至今年8月,我市以市政府督查室名义发文2期,以市地名普查办领导小组名义发文1期,以市地名普查办公室名义发文47期、发简报46期,以市民政局名义发文1期,在《咸宁日报》办专栏2期,对各县(市、区)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有力推动了我市地名普查工作的进展。
4、三个“紧扣”,确保过关
今年以来,市地名普查办紧扣工作理念、紧扣时间节点、紧扣工作目标,确保了省级地名普查验收顺利通过。一是紧扣工作理念,做到“六个强化”,即强化督查、强化领导、强化作风、强化核查、强化技术、强化协作;二是紧扣时间节点,在市级核查、标准化处理、数据库建设、检查验收、成果转化重点工作的时间节点、工作标准、关键要求等把控较严;三是紧扣工作目标,注重统筹、注重指导、注重督导。
地名普查工作要求标准高、专业技术性强,我们通过聘请长江科学院为第三方开展地名普查市级核查工作,及时发现我市地名普查工作中的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前进行整改,确保我市验收质量和效率,为顺利通过国家、省级验收打下良好基础。我市先后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迎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咸宁市地名普查核查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做好地名普查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地名普查省级验收整改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今年6月,省政府地名普查督查组组长闵建华对我市地名普查工作高度评价:咸宁市地名普查验收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在“一张表、四大项、居民点、厨艺法”方面大胆探索、成效显著,为全国、全省提供了“通城模式”,为地名文化挖掘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
三、深挖地名文化,注重成果转化
地名是一个地方文化沉淀的窗口,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规范地名管理,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重要指示精神,我市高度重视地名文化挖掘工作,将其作为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迈好第三步。
1、寻找地名亮点,深挖地名文化
我市地名普查办与咸安区地名普查办联合开展地名文化采风活动,组织市区作家协会会员开展了12期地名故事实地采风活动,寻找地名文化亮点 “桂花文化”、“嫦娥文化”、“竹文化”、“向阳湖文化”等,采集地名故事280篇。通城县将地名文化挖掘提高到“写科技论文,扬文化精粹”的高度,努力提升质量,并通过开展“我最喜爱的地名”有奖征文等活动,将地名文化挖掘“冷门”炒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嘉鱼县组织召开地名文化挖掘座谈会,找到地名文化亮点“治水文化”、“鱼文化”、“湖文化”等。赤壁市联合电视台、方志办、市文联举办《赤壁市地名故事有奖征文》活动。截止今年8月,我市共收集地名故事1052篇,组织编撰了《咸安区地名故事采风作品集》、《咸安区地名画册》、《谁不说俺家乡好》《嘉鱼县地名诗词楹联》、《嘉鱼记忆》、《赤壁市地名文化故事》、《赤壁地名文化诗词》、《通山县地名典故录》等系列丛书,《咸安地名志》、《咸安地名图册》正在筹划中。通过地名故事的采集,真正将乡土文化发掘出来,为接下来的地名成果转化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2、制定实施方案,统筹成果转化
我市制定了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实施方案,对全市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作出统筹安排。要求各地编撰出版地名文化丛书、标准地名图、地名志、拍摄地名专题片、出台新的地名管理办法,全面实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五个一”工程。
我市赤壁市行政区划地图已制作完成,咸安区、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正在筹备编撰地名志,《咸宁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正在征求修改意见。今年7月22日,由咸宁市地名普查办与咸宁市电视台联合拍摄的地名文化微电影《地名话咸宁》在咸宁综合频道播出。整部微电影以地名为载体,从“地名描画咸宁山水”、“地名记录咸宁历史”、“地名承载咸宁风物”、“ 地名留住我们的乡愁”四个部分,将咸宁市的“湖文化”、“桥文化”、“竹文化”、“桂花文化”、“嫦娥文化”、“温泉文化”、“茶文化”、“三国文化”等展现出来。今年5月30日,中央一台播放的《中国影像方志》第5集“湖北赤壁篇”,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解读地方志、彰显中国地名文化精髓。咸安区地名文化系列微电影已拍摄3部。赤壁市《大江淘浪 赤壁永恒》、嘉鱼县《南有嘉鱼 烝然来思》、通城县《千年古邑 大美通城》、通山县《秀美通山》均已制作完成。地名微电影的拍摄和播出,对进一步传承咸宁地名文化,突出咸宁的地域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为弘扬地名文化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2016年5月,我市下发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12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湖北千年古县调研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鄂政办〔2016〕110号),我市嘉鱼、崇阳、通山3个县初选入围。目前,我市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千年古县调研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强我市地域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工作,对境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名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我市崇阳县组织文化专家赴黄梅考察学习,完成了《崇阳千年古县调研报告》。嘉鱼县新聘用一名曾编纂过县志的老同志,与县地名专家共同商讨并制定了嘉鱼县千年古县调研提纲,并前往大冶市和黄梅县考察学习。通山县组织人员开展《千年古县-通山》和《通山地名保护名录》编纂工作。(湖北省咸宁市地名普查办 陈海平 黎鹏)
来源:湖北省民政厅官网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