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始自一声咳 别把咳嗽当小病

天气开始变得干燥,医院里咳嗽的患者也多了起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杨保林表示,从中医上讲,秋季干咳最常见的原因多与燥邪有关,也就是肺燥引起的咳嗽。加上此时咽喉、鼻腔缺乏水分的湿润,“燥邪”更易通过干燥的口鼻呼吸道或皮肤毛孔而侵犯入肺,引起咳嗽。于是,许多人的秋天,就从这一声咳嗽中开始了。

肺燥引起的咳嗽,又有 “温燥”和“凉燥”之分。缓解的方法也不同。如果是凉燥,要温润止咳,适合吃些偏温的食物,如杏仁、淮山、薏仁等;而温燥则要清热润燥,吃偏凉的食物养阴,如百合、麦冬等,或者是买些秋梨膏冲水喝。日常预防可以多喝些水,吃一些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作用的蔬果,如鸭梨、荸荠、百合、柑橘、石榴、葡萄、藕、银耳等,但也不能过量食用。

除了肺燥引起的秋咳,肝阴不足也会引起咳嗽,而这个原因常常容易被忽略。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耿宏伟表示,秋季有沉降的特点,不利于肝气的生发。因此,肝阴不足的人也容易在秋季出现咳嗽。这类咳嗽常表现为咯痰、痰粘稠,甚至痰中带血,还容易出现眼干、眼涩、看东西昏花的症状。肝阳上亢者容易觉得头晕、头胀、易发怒、口干、咽干、双胁胀痛。这类人除了要润肺之外,还要疏肝解郁,保持愉快的心情、多到户外走走,喝玫瑰花茶等疏肝解郁的食疗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黄柳一教授介绍,自9月中旬以来,门诊咳嗽患儿剧增。而面对自家一咳就是三四个礼拜的宝宝,年轻父母们往往非常慌乱, 忙不迭地给孩子上各种止咳药。专家指出,盲目镇咳可能会帮倒忙,对于咳嗽治疗,首先要从病因出发,判断是干咳还是湿咳,两种咳嗽的用药截然不同,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强行镇咳,往往会掩盖咳痰症状,导致痰液滞留体内,不但耽误了治疗时机,还会引起肺炎等更加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一咳嗽,便去药店买止咳药,而止咳药一般都有收涩的作用,有可能造成留邪,导致咳嗽迁延不愈,而转成慢性,很多慢性支气管炎就是这样形成的。因此,简单的咳嗽不用治疗,当咳嗽伴有憋气、面红唇暗,已经影响到生活、睡眠,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来源:健康时报、广州日报

(编辑 陈玲 实习编辑 董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