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在新处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通城县殡葬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积极推行殡葬改革,一直是困扰县委、县政府的重大课题。通城殡葬改革蓝图怎么画?生态改革发展之路怎么走?县委、县政府将面临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有效实现“弯道超车”,首先,县委、县政府从理念创新入手,紧扣全面深化改革主题,召集相关部门反复论证、探讨、实地考察,在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上多次专题研究,总结历界政府不成功的经验教训,凝聚改革共识;其次,强化统筹协调,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所有县级干部为副组长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主抓主推殡葬改革工作;最后,围绕以“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总体思路,以“坚定信心不动摇,舆情引导不放松,高压态势不减弱”为原则,以“法律上站得住,道德上稳得了,情理上过得去”为尺度,稳步有序推进。改革规划既有目标设计,又有明确的任务,既有适用原则,又有操作标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半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县全面取缔丧葬封建迷信活动,关闭纸扎、木棺、石角石碑经营66家,平毁“活人墓”557座。城区搭棚闹丧明显遏制,违规土葬明显减少,强制火化区火化率明显上升,赢得了社会群众广泛赞誉。

——政策创制保驾护航。 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和《湖北省殡葬管理办法》、湖北省民政厅等9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县政府2017年第5次常务会议、县委2017年第10次常委会议审议下发《中共通城县委 通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行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通城县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了《通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殡葬改革的通告》、《殡葬改革政策法律法规汇编》、《通城县“活人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出台系列指导性文件,彻底打通制度之间的壁垒,为殡葬改革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正反典型示例群众。县委熊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传达县委、县政府相关殡葬改革的会议精神,表明县委、县政府推行殡葬改革的信心决心,争取老领导、老同志的理解和支持。会上,原通城县县长罗华雄、原崇阳县县长张幼龙等9名县级领导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们做不了动力,也不能成为阻力,在生为通城的后代做点事情”。会后,这些老领导主动平毁自己的“活人墓”并植树绿化,率先垂范做好了表率,在全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四庄乡纸棚村黄月甫、向家村卢作员两位农村老人生前立下遗嘱,死后深埋不留坟头,创下了我县生态树葬的先例,在全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不配合、顶风上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不留情、不手软,形成震慑效应。白沙社区居民李某,城区内违规搭建灵堂办理丧事,粗暴阻碍执法,打伤执法人员,公安机关依法对其拘留10天,罚款500元。

——多措并举务求长效。为确保殡葬改革顺利施行取得长效,我们坚持“堵与疏”结合,采取“一堵二治三提升”整治丧葬乱象。“一堵”是堵住丧葬陋习源头,多部门联合执法取缔纸扎、木棺、石角石碑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市场;“二治”:一是整治“和尚”、“道士”、打灯、闹丧等封建迷信活动;二是整治乱埋乱葬,特别是建“活人墓”行为。要求全县党员干部职工自查自报建“活人墓”的情况,并自行平毁,恢复原貌。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平毁的,组织专班平毁。9月21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5000余名党员干部对锡山风景区内的“活人墓”进行集中整治,当天平毁367座,后续平毁150座。“三提升”:一是提升殡仪馆服务质量,对主动到殡仪馆办理丧事的对象实行费用“五减免”;二是提升马鞍山公墓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建设,打造公益性公园式陵园;三是提升农村公益性公墓规划进度,加快推动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县委、县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适时规划农村公益性公墓,规划要求,人口超过3000人的行政村,选择荒山脊地,新建一个公益性公墓,低于3000人的村,合建一个公益性公墓。

我县殡葬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因社会整体环境、经济、地域因素影响,在干群思想认识上、殡葬基础设施上、执法队伍建设和监管措施上,还存在短板和不足。下一步仍需继续采取教育引导、典型带路、奖惩并举等措施,巩固现有成果,严防陋习“回潮”,达到既满足群众祭奠哀思、慎终追远的风俗习惯、又能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的目的,把殡葬改革推向深入,努力形成我县文明、节俭新殡葬出特色,文明、生态工作上水平的良好局面。(通城县民政局 李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