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连村组 “一山”富万民 通山描绘扶贫开发“山水画”

云上咸宁报道通讯员 王能朗 晏亚光 袁观银)“富水湖浪打浪,库区岸边是家乡……”日前,笔者来到幕阜山片区重点扶贫开发区域的通山县慈口乡采访,只见一幅“山上茶松杉、山腰桐果杂,山腰柑桔化、水里鱼蟹虾,乡村水泥路,自来水到家”的农家田园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原来,这是由于慈口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走“‘一路’连村组、‘一湖’圈千户、‘一山’富万家”的扶贫开发之路,使库区的山水和乡村旧貌换新颜。

“慈口一边岩、出门便爬山,门前是湖水、生活靠鱼虾”。这首民谣是对慈口乡群众昔日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尽快过上富裕的日子,近年来,慈口乡干部群众瞄准“一路、一湖、一山”,用绣花功夫,描绘好“山水画”。

“一路”连村组。即以幕阜山旅游路扶贫开发为引领,发动村组大力发展沿路经济,抓好村庄整治。

慈口乡地处阳新县的龙港镇,通山县的大畈、黄沙铺镇中心交界处,为了将三镇一乡连为一体,该乡抢抓幕阜山旅游公路开发的机遇,在修通三镇一乡连村组的31公里循环公路的同时,着力开发好沿路经济,即在集镇兴建商贸街,在公路沿线建农家乐,在村湾建田园农庄。

为了充分运用历史遗传文化资源,该乡已计划投资3690多万元,认真打造“乾隆石印盒”、“大王庙”景点,并以景点为依托,利用各村地处在富水库区四面环湖的有利条件,在石印村先行先试,新建84套民俗文化移民新居,修建文化广场,以此推进全乡沿路11个村,2460家农户的房屋改造和村庄庭院绿化,让生活在库区的群众家家百姓住新房。

“一湖”圈千户。即以富水库区上游的万亩之湖为园轴,鼓励千户群众大力发展环湖绕路沿边经济,开发生态旅游业。

慈口乡11个村、2.4万多人口大都生活在富水库区湖畔,为了引导群众利用水资源、做活水文章,该乡转变发展思路,认真保护生态环境,将绿水发展成“流金产业”。从去年底开始,该乡实行双管齐下,一手抓网箱养殖户和围汊养殖户的拆除,一手抓富水库区沿湖孤岛和湖汊绿化,鼓励和支持793家农户抓好生态旅游业开发。

该乡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计划投资3000万元,兴建水上乐园和滨湖度假村,将慈口乡打造成“华中滨湖度假小镇”,建成年吞吐能力达2万吨的农副产品、杂货、日接待游客万人以上的码头,让生活在库区沿湖岸边的1270多名群众从事客运、餐饮、接待等旅游服务业。

“一山”富万民。即以万亩之湖百座孤岛荒山为阵地,发动全乡万民投入到建果园办林特基地的主战场,大力发展果木业。

为了把库区荒山孤岛建成“绿色银行”,该乡采取群众造园、村办基地、乡办合作社的措施,在沿湖的南北两岸分别建成千亩柑桔采摘园和300亩黄花油茶基地。

到目前,全乡发展柑桔1.8万亩、人平0.75亩。为了把闻名鄂南地区的“慈口柑桔”做强做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销售,省党代表、咸宁市人大代表郭春桃,带头推行“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将西坑村260户群众种植的柑桔,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办起2000亩徐氏生态观光园,解决当地桔农生产管理、销售难的问题。现在徐氏生态观光园的柑桔远销北京、河北、广东、武汉等十多个城市。每到柑桔上市季节,每天各地要求到徐氏生态观光园观光、采摘、赏桔,订购柑桔的游客和客户都将郭春桃的手机打爆。

该村党支部书记徐能旺说,自郭春桃将村里农户种植的柑桔统起来办成柑桔观光园后,村里的桔农再也不为各自种植柑桔管理、销售难而发愁,同时还可以在她的柑桔基地打工挣钱,可一举两得,家庭收入成倍增。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