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奖补基金 示范带动发展 通城1200户贫困群众种药脱贫

记者日前走进通城县仙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只见100亩金丝皇菊竞相绽放,20多名贫困户正娴熟地采摘金丝皇菊,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通城地处幕阜山区,是全国闻名的中药材基地。近年来,该县围绕“绿色崛起、中药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制定出台了《通城县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标准以及地道中药材种植标准操作规程》,选择在山林面积大且适宜的产区,重点发展杜仲、白芨、菊花、黄精等中药材种苗的繁育,还专门设立了中药产业发展基金和奖补基金,用于支持基地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培训。

该县按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产业发展要求,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公司+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群众走中药材种植脱贫之路。

截至目前,该县先后在全县11个乡镇、29个村发展药材种植4.2万亩,其中已经发展人工种植中药材基地3万余亩,组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8个,带动贫困户近千户。

沙堆镇瑶泉村药材种植大户卢济明,去年流转土地1000亩,兴建药材种苗基地,培育黄精、钩藤、白芨、白术、白芍、射干、桔梗等10余种名贵中药材。今年初,他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与村里69户贫困户签订土地入股分红及用工协议,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年收入超过2万元,并示范带动了周边10多个村的农民参与中药材种植。

据了解,目前该县像卢济明一样从事中药种植的大户达到120多家,全部采用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入股分红、投劳务工等模式,与贫困户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200多户贫困户参与中药材产业生产经营,实现增产增收。(通讯员 陈晨)

来源:通城政府网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