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大坪乡:“两菜”唱响秋播生产主旋律

云上咸宁报道(通城台记者 程浩志)在今年的秋冬农业开发中,通城县大坪乡在注重传统作物的基础上又创新特色种植模式,将特色蔬菜大棚纳入今年秋播的“主阵营”,与传统的油菜基地等量齐观,如此既解决了稻田“冬闲”的问题,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还给全乡的农业发展打开了思路,成为一大亮点。

在大坪乡沙口村,杭瑞高速公路如彩虹般飞架在该村的千亩油菜基地上。多台拖拉机来回作业,村民们或在整地刨沟、或在撒种覆盖,呈现出一派万里碧空澄澈、千亩基地繁忙的如画图景。

据通城县大坪乡党委副书记葛华林介绍,政府对一亩田投入大概是180元,主要用于整地、购买种子和肥料,农户受益后每亩纯收入大概800元左右。政府以小的投入带来了农户大的收益,同时也调动了农户参与秋播生产的积极性。

沙口村村民一直有着种植油菜的传统,但是农户们的稻田呈插花式分布,大型机械又不愿意跳跃式作业,农户们面临着发展生产与劳力贫乏之间的矛盾。鉴于此,大坪乡政府采取统一耕地的举措,化解农民朋友的难处。村民毛旺保在去年种植了近三亩油菜,榨了200斤油,不但自己一家吃油不愁,还卖了2000多块钱,其中的甜头使得他对今年的油菜种植意愿非常强烈。

 

大坪乡坪山村因为没有适合油菜种植的条件,乡政府就引导当地农业大户发展反季节蔬菜大棚种植,要求农技部门全程提供技术指导。经过两个月的建设,30个大棚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黄瓜、辣椒、茄子等7个品种的蔬菜开始上市销售。在冰冷冬天走进这些大棚,葱笼满目,绿油油一片,好像春天提前到来一般。

目前,无土栽培的反季节蔬菜备受市场青睐,中百仓储等大型超市已将订单下到了明年春节后。大坪乡政府计划在明年秋冬农业开发工作中,将其它部分村组纳入特色蔬菜种植行列中,为农业创新、精准扶贫开辟新路。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