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2万亩“再生稻”为千余农户“再增收”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程浩志)随着青壮劳力的出外务工,如今留在农村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老龄化。“谁来种田,怎样种好田”的问题,是摆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关口的一道难题。今年,通城县农业部门推广中稻再生稻种植,不但为这道难题提供了破解之法,而且为1000多户农户找出了一条再增收的新路子。

该县农业局今年在下阔村试点中稻再生稻种植,作为全村20多户种植户中的一份子,杜耀来和其他农户一样,对再生稻种植还是持谨慎态度,家中10亩多田只试种了6亩多。虽然今年暑期先涝后旱,产量受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总产量依然达到了单季稻的1.5倍。尤为重要的是,第二季因为生长周期短,没有喷洒任何农药,其生产的稻米目前在市场上每斤售价已经超过了五元,成为抢手货。下阔村的20多户农户现在个个劲头十足,纷纷表示明年要扩大种植规模。

通城县农业局总农艺师介绍,中稻再生稻的特点是“一种、两收、五省、两增”。“一种两收”就是一次播种、一次栽培,两次收获;“五省”是省种、省工、省肥、省药、省秧田;“两增”是增产、增收。中稻再生稻在农技人员的眼中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在部分试验基地也有多年的种植历史,但是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是近一两年的事。

目前,通城县有上百户种粮大户参加中稻再生稻示范点建设工作,还有800百余户小户种植,核心面积达到3000亩,辐射面积超过两万亩,为全县农业增收1900万元。

(编辑 陈玲 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