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塘湖镇大埚村中药养鸡奔富路 产品供不应求

听着音乐,上百只土鸡在高耸的杜仲林中悠闲踱步觅食。近日,记者在通城县塘湖镇大埚村4组华罗寨看到这一幕,惊叹不已。

这个土鸡养殖基地负责人吴余良继续透露:“这些土鸡跟一般的土鸡不一样,它们都是用中草药来喂养的。”

吴余良用中药养鸡已经有6个年头。他的鸡在喂养过程中不像普通鸡那样吃预混料,而是自己加工草药配合绿色天然饲料喂养。

何以走上中药养鸡之路?吴余良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中药养鸡的节目,曾经在广东大型养鸡场有过工作经历的他大受启发,自己所在的村子土质肥沃、遍地药材,于是,他大胆实践,在自家附近原先药材厂及附近林地上开辟了大片空地进行散养实验。

他介绍,用中药喂养的鸡,无论是口感还是色泽都比传统方式养的鸡好不少,吴余良的“中药养鸡”因此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产品供不应求。2014年,吴余良组建了黄袍山中药养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响应县委、县政府产业扶贫号召,为了带动大埚村无劳动能力或无自主创业能力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吴余良跟该村贫困户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书。

村民金良告诉记者,按照协议规定,他今年入股了3万元,每年便能分到干红3000元,比银行利息高多了。基地忙的时候,还能去打工赚钱,几方面得钱。

据了解,合作社主要负责中药鸡的养殖、销售和管理,村民尽管入股分红,但是不承担合作社的任何经营风险。村民纷纷到处推广中药鸡,目前,吴余良的中药鸡蛋已经远销到北京、上海、深圳。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吴余良已投入40多万元,扩建养鸡场,养鸡总量也由最初的150只增加到了现在的1200只。

大埚村村主任介绍,吴余良还带动附近村民搞餐饮、黄袍山土特产销售等,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就业户年均增收近万元。 (记者 王莉 通讯员 熊康)

来源:咸宁市人民政府网

(编辑 陈玲 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