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大灾大干——咸宁市精准扶贫灾后重建纪略(一)

云上咸宁报道 入梅以来,多轮强降雨袭击给我市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然而令人欣慰和鼓舞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市各贫困村不等不靠、团结共担,其中通山县大路乡新桥冯村和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全村上下与精准扶贫工作队紧密协作,干群之间不分你我,战洪水,冒高温,抢收抢插、修复干渠,掀起了一轮抗灾自救的热潮,也谱写了一曲重建家园的赞歌。

截至7月18日,全市192个重点贫困村中,191个(崇阳县白霓镇洪泉村除外)不同程度受到洪灾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1.13亿元。今年计划出列的重点贫困村,直接经济损失达1870万元。全市存量贫困户65363户、190171万人中有55316户、162632人受灾,分别占比为85%、86%,造成经济损失达8463万元。2016年计划脱贫的31945户、9.2万人中,受灾严重的有7917户、2.28万人,分别占比为24.7%、24.8%。

通山县大路乡新桥冯村——怕穷怕懒不怕天

通山县大路乡新桥冯村是典型的“城边村”。借着交通便利,留守的村民靠打零工度日,土地撂荒,全村平均每三户中,就有一户落贫,“省级贫困村”的帽子一戴好多年。可就是这样一个“懒散村”,今年却面临着实现“全村人均纯收入10000元,/同比增加3500元,/67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其他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的精准扶贫任务。在旁人看来,完成目标似乎勉为其难,暴雨已使得村里刚刚冒尖的产业苗头遭受重创。

扶贫攻坚不等人,早在年初,驻村工作队就一直保持着为人称道的“新桥冯速度”,元宵节以前,村里的光伏发电、千亩水果采摘园、火龙果等脱贫项目全部动工,完成土地流转3000亩,建成种养殖基地5个,完成项目投资500万元,建成环村公路8公里……水灾凶猛,也没挡住工作队开展服务的热情,而他们的作风,也积极影响着合作社的村民和产业带动的贫困户。

上下一致,同心同德,这是过去一盘散沙的新桥冯村不曾遇到的情景。在驻村工作队眼里,不到一年的时间,新桥冯村就经历了两次深刻蜕变,一次是扶贫产业项目落地,一次是村民从大水的洗礼中重新站起。

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望山望湖 不等不靠

暴雨成灾,河岸冲毁。 交通阻断之后,地处通城边境黄袍山上的望湖村显得更加偏远了。大水刚退,驻村工作队便迅速着手路面修复。让他们欣喜的是,自发组织的群众,连同村里的贫困户,已经热火朝天地奋战在抢修一线。

据了解,这次水灾导致望湖村公共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其中,河道损毁300余米,500多立方,共投入修复资金20万元,预计八月底完工;道路损毁700余米,1760多立方,共投入修复资金48万元,预计九月底完工。

望湖村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 是边缘山区村、革命老区村。由于地势高,生态好,水源充足,黑土肥沃,工作队驻村考察之后,便把高山蔬菜种植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开辟出高品质经济作物试验田,直接瞄准北上广市场,产业前景十分可观。然而,怕什么来什么,逢旱不求人的望湖村偏偏遭受了水灾,给全村上下浇了一头冷水,田产遭殃的贫困户更是首当其冲。好在工作队把保障工作做在了前面,上半年投入大量扶持资金提供的鸡苗猪苗,此时成了贫困户的救命草。

生产项目未雨绸缪,安全保障也快人一步。洪水无情,驻村工作队不等险情出现,及时将部分贫困户搬离危房,并自筹资金安装新房水电设施。尤其是四组特困村民丁进良,工作队员更是亲自驱车将其送往县城安置,加以补贴。

目前,望湖村受灾及倒房的五户村民已经全部提前转移,27个扶贫安置家庭可在10月前分批入住。

(编辑 张铭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