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记者调查:他们眼中的记者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普佳畅 陈文 李华荣)昨天是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作为在咸宁广播电视台里工作的我们,不论入职时间的长短、无论酷暑寒冬,我们的记者每天都在采访的路上、在新闻的现场。他们穿梭在街头巷尾关注民生,他们奔波在城市间穿针引线,他们站立在镜头前报道五味人生。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一线记者的身影,他们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文字奏响了我市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最强音。

他们眼中的记者

提到记者,您眼前最先浮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记者随机采访了市民、新闻相关专业学生以及记者本人,看看他们眼中的记者究竟什么样? 

市民吴女士在温泉路开了一家茶叶店,平时,她主要是通过电视新闻来接触到记者这个行业,她说:自己也喜欢关心一些国家大事和身边小事,而这些新鲜事都是记者为她们提供的。

每当看到当灾难来临时,记者总是冲在最前面,她觉得:记者这一行既辛苦,也有一定的危险,当然,也对这个职业充满了敬意。

与吴女士相比,1995年出生的王文婕则是更进一步的接触到了记者这个行业,她是三峡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在电台实习二个月了。当初选择到媒体来实习,除了专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她对记者这个职业充满了好奇。

每天看着电台的记者忙前忙后,在跟着他们出去体验采访了几次之后,王文婕对记者这个行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实习记者王文婕:“相对来说比其他职业会更加忙一些,辛苦一些,节假日也需要在外面跑采访,但相对其它职业也有它的魅力,可以把更多的新鲜事、新的消息带给大家,你是第一个去了解这件事情的人,还蛮有成就感的!”

王文婕说,虽然记者这个行业很辛苦,但自己还是希望自己毕业后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因为这一行太有挑战性了。

别人眼里的记者也许是光鲜靓丽的、风光又神秘,那么,记者本人又是怎么看的呢?

记者们的“心里话”

90后记者普佳畅现在咸宁广播电视台工作,是《百姓关注》栏目记者,主要从事民生报道方面的工作。从业三年来,她对这一行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记者普佳畅:“刚开始入这行的时候有很浓厚的兴趣,也把记者想得稍微美好一些,但是真正做了这行之后就感觉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光鲜,很多时候我们都要下到田间地头,尤其今年我去参加这个防汛抗洪,那个时候每天就带着一个草帽穿着一个套鞋,跟那些官兵们和救援的组织去到现场,那几天真的感觉自己过得特别累,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辛苦很值得,当记者虽然累但是有一种成就感,这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一种动力。”

今年记者节,她和同事们仍然在工作岗位上,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写出自己满意的报道。

47岁的陈永祥是一名六零后的记者,昨天是他过的第十七个记者节,在新闻战线,他已经摸爬滚打了23年,对于记者这个职业,他有着太多的感触:

记者陈永祥:我们在之前感觉记者很风光,但是做了几年记者以后感觉很辛苦、责任重大。因为记者不仅是一个职业,他也是一个历史的记录着,他要求真实的记录我们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大的事件、一些典型的事件,把这些事情做一个真实的记录,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记者一定要在第一线,拿到第一手资料,这是一个很辛苦、也是很危险的工作。 

陈永祥说:干记者这一行可不容易,要能吃苦,一定要有坚守底线的良知。

在多年的记者生涯当中,他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他说: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老百姓的一些诉求得到解决,是他觉得最有成就感的。

余何佳是一名九零后记者,虽然年龄不大,但她已经有着三年的记者经历了。她说:入行前,她的职业规划就是当一名记者,当她真正走进这一行后,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记者余何佳:当记者非常的辛苦,比如抗旱、发洪水的时候我们都要深入到一线,去报道突发新闻。做了记者这一行,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改变。要做好一名记者,一定要具备新闻敏感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013年,余何佳和另外一名记者合作采访了一篇溶洞取水的稿件,结果上了中央电视台,这件事让她很有成就感。虽然这一行很辛苦,但她仍然充满了希望。

向所有为真相为事实为理想而奋斗在一线的记者朋友们致敬!(倾听更多本台记者的“心里话”,请点击本文开头视频。)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