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郑艳红 摄影 牛一点)当你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时间一定会给你回报。1983年,19岁的张志宁进入医药行业,成为马桥村供销社医药批发部的一员;2021年,57岁的张志宁已是咸宁医药行业的元老级人物,肩负国药控股咸宁有限公司总经理之重任。在这漫长的38年时间里,他经历了国企转民营,又利用民营资本进驻央企的曲折经历。

张志宁身形魁梧,貌似北方人,事实上却是土生土长的咸宁人。在园区门口,他宽厚的身影伴随低沉的嗓音出现——憨厚、实在,是他给人的第一感觉。随他一起来到二楼办公室,斟得一杯桑叶茶后,开始了颇具传奇色彩的医药人探访之旅。

21年铁饭碗被现实打破

1983年,张志宁通过招工,成为马桥供销社医药批发部的一员,经常和咸宁县医药公司进行业务对接。一年后,踏实肯干的他被调到咸宁县医药公司,成为公司的第36名员工。初来乍到的张志宁被安排到中城药店当营业员,集销售、采购、搬运、出纳于一身,不计得失的他从不谈条件。领导将他的任劳任怨看在眼里,两年后,他被委以重任,调到武汉任驻汉办事处采购员,负责公司的药品采购工作。那时物资紧缺,一心想为公司储足药品的他,总是卖力帮负责物资分配的人干活,同时多方搜集药品方面的信息,仅抢在“速效伤风胶囊”涨价前大量购入一项,就为公司增加了10万元的利润。

1993年元月,在武汉待了7年的张志宁被调回咸宁,提拔为批发部主任;同年7月,张志宁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同年年底,张志宁被提拔为公司副经理;1997年,张志宁承包了已更名为咸安区医药公司的批发部门,将员工的岗位工资从之前的不足300元涨到360元。“事实上我非常感谢在武汉待的那段岁月,正是那7年让我打开了眼界,增加了见识,才让我有了后来大刀阔斧的魄力和勇气。”

2003年,国家下达政策,县级以下国有企业要改制转民营。咸安区医药公司172人,年销售额680万,年亏损达八九十万,入不敷出,改制势在必行。“所有的铁饭碗都要被打破,实行全员买断、身份置换。”

2003年3月8日这一天,张志宁记得非常清楚,当晚11点,他接到区改制办的电话。 “张志宁,你是党员,是副经理,是老医药人,现在企业面临改制,你一定要带头支持,要让改革顺利落地,你牵头把这个企业接下来吧……”挂上电话后,张志宁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在厂里待了21年,对这里感情很深,如果企业落到其他人手里,我会不放心,睡不着觉。企业走到改制这一步,也是形势所逼,一起工作的兄弟姐妹要有容身之处,要生活,我接手企业,前方可能会有万般艰险在等着我,但如果不接手,我将来一定会心有不甘,会后悔!”

3个老庚借钱创办益民药业

改制转民营企业需要投入367万元,张志宁牵头联合另外两个老员工一起,到处找亲戚朋友借钱,说起当年借钱的心酸,张志宁的腮帮轻微抖动了一下,有点往事不堪回首的隐忍意味。“当时我们发动了所有的关系借钱,整整借了几个月,借钱的苦楚实在是一言难尽。我们用这些借来的钱买断了员工的工龄,置换了员工的身份,期间我们没有辞退一个员工,没有一个员工闹事。”

把身家性命都堵上了的张志宁,和另外两个老员工一样,都是39岁。“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我们都想拼一把,想在医药行业深耕下去,虽然心里都在打鼓,但我们并没有停下击鼓的鼓槌。”在千头万绪的历史转折中,张志宁带领公司的原班人马创办了咸宁市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告别委身21年的国有企业体制,开始了真正的民营企业新征程。他意识到之前国有企业销售额上不去,根本原因是体制所限,要想销售额翻番再翻番,必须在改革上大刀阔斧,出以重拳。“改制前企业的行政人员有40人,改制后行政岗位只留3人,其余的全部充实到批发部及药店中去,大家都上一线做业务。另外企业完全打破之前大锅饭的机制,按岗定酬,多劳多得,不亏待每一份付出,这大大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2003年张志宁接手改制时,企业的年销售额是680万元,到2013年,咸宁市益民药业的销售额增至5000万元,之所以增长势头不大,与张志宁以共产党员要求自己,绝对合规经营、不碰灰色地带的“顽冥不化”密不可分。“这10年是医药行业膨化发展的十年,如果‘灵活’一点,企业的发展肯定会更大,但那些年在国企受的教育,始终刻在我的骨子里,即使转成了民营企业,我们也没有走歪路,依然按照合规经营、不踩红线的传统章程做事。”

不忘初心的张志宁,血液里始终流淌着国企的红色基因,别人做的赚快钱、赚大钱的事,他不做;别人不做的貌似不赚钱、吃亏的事,他傻傻地去做。2009年,国家实施基本药物配送服务,基药配送的地方多在农村,量少、点多、路远,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很多企业都不愿参与,张志宁却觉得这是一个机遇,积极地报了名。“我们之前一直是做咸安区范围内的业务,如果我们加入基药配送并一直坚持下去,真正实现药品‘最后一公里’配送,我们将有可能覆盖全咸宁所有的乡镇医院。”

不怕吃点眼前亏的张志宁,开始了基药配送服务。他笑着感慨道:“我们第一个月给九宫山送了13块钱的药,第二个月送了16块钱的药。我们不仅要开100多公里到九宫山,而且还要买100块钱的门票上九宫山,完全是亏本的生意。在别人都觉得我们傻的时候,我们咬牙坚持了下来。”

正是因为张志宁的坚持,才让基药配送的金额从最初的一个月十几块,到现在的5000万/年,业务也如他所愿扩展到全咸宁所有的乡镇医院。

5年漫长谈判华丽回归央企

在经营民营企业的过程中,张志宁意识到小民营企业没有强大的后盾很难做大,只有进入大公司才能获得全面的提升,得到强势的保障。当2009年,国药控股来咸宁考察医药市场,有意在咸宁选择民营资本进驻时,张志宁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

国药控股来咸宁了解的第一家企业便是益民药业,随后又逐一考察了咸宁当地其它的医药企业。“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竞争很激烈。为了争取到国药控股的合作,我首先从他们的需求入手,国药控股是央企,配送网络辐射不到偏远的农村地区,而在这方面我们有优势,于是我们义务帮国药控股衔接配送服务,让他们把药送到我们企业,然后由我们帮忙送到下面乡镇,再把钱收回来给他们。”

张志宁实打实的行动解决了国药控股的实际问题,也让对方感受到他的真诚和能力,再加上他身上国企的红色基因从未变色,在经营理念、合规层面都符合国药控股的要求,所以在经历了5年的考察后,张志宁终于与国药控股湖北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益民药业有限公司成功引入了国药控股湖北公司,成立了国药控股咸宁有限公司。

“道法自然,其实人生非常有意思。国药控股来咸宁考察的第一家企业是我们,转了一圈后,最后还是选择了我们。究其原因,与我们始终坚持‘正道’有很大的关系,最初在国企让我学到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事的优良传统;后来改制创办民营企业,我依然用国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合规经营,即使别人说我们傻也不走捷径;最后也是因为当初的这份初心,才让我们有机会进驻央企。”

与国药控股合作后,依托国药控股强大的品牌优势,张志宁带领企业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业务规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业绩每年呈20%的速度递增,公司逐渐成为本土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

“我一辈子只做医药这一件事,对它有特别的情结。我是医药改革的见证者,这一路走来,有太多的艰辛,太多的隐忍。当我犹疑的时候,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我身后有一群一直追随着我的老员工,从我接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要负责他们到退休,这是我的责任。”

疫情期间,张志宁接到一个员工发来的信息,寥寥数语让他觉得一切的付出和奋斗都值得:“我从来没有想到,在这么困难的时刻,公司还能准时给我发工资,而且一分钱都没扣,谢谢,很感动!”而疫情期间发生的一切,那些奋斗在一线不眠不休的日子,那些热血沸腾的瞬间,都让张志宁记忆深刻,终身难忘。

28名抗疫勇士驻扎公司60多天

提起抗疫,身材魁梧的张志宁瞬间红了眼圈,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在沉默了几秒钟后,他抱歉地说了句“对不起,我需要平复一下”,遂起身离座,两分钟后他的心情才逐渐平复下来,重又坐回对面。

2020年腊月二十七,国药控股咸宁有限公司员工在吃完团年饭后,纷纷回家休年假去了。腊月二十八,所有中层干部收到上级通知到公司加班,经历过非典采购物资工作的张志宁预感到事态严重,连夜前往武汉拉物资,紧急送到咸宁各大医院。大年初二,所有党员干部召开大会,通知疫情的严峻形势。

“国药军团是此次抗击疫情的先锋部队和主力军。疫情期间,按照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的部署和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积极承担了全省80%的口罩、防护服、治疗药品等应急物资的采购配送任务。国控咸宁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承接了咸宁市指挥部物资运送任务,保证送过去的物资质量最好,价格最低。”当时有人对张志宁说:“老张,现在是赚钱的最好时候,你怎么把物资都送到指挥部去了?”张志宁不为所动:“疫情下,我们必须保证指挥部有充足的物资可以调配,这是我们的使命,跟钱没关系!”

加张志宁一起,国控咸宁一共有28名员工奋战在抗疫一线。“我们采取的是自愿报名的形式,一些平时表现一般的员工,在这种特殊时刻却冲在前面,让我既意外又感动。大家舍小家,保大家,在公司连续奋战60多天,床不够就打地铺,根本就不存在上班下班,为了抗疫大家都夜以继日地奔忙着,心里既害怕又亢奋。”

疫情期间,国控咸宁承接了全市重症慢病特殊用药需求,居家病人购药都是由国控咸宁进行配送。配送物资时间紧,任务重,公司的车不够用,大家就开自己的私家车运送物资。封城时道路不通,送药之路可谓千辛万苦,国控咸宁28勇士分散在各个点上,走不同的路线品尝着特殊时期送药的艰辛。

身为总经理的张志宁没有身居高位指挥观战,而是亲自加入到送药的队伍中,承接了通山、通城、崇阳等最远的一片配送区域。“疫情期间我们做出承诺,只要病人需要,我们一定会不计代价、不计成本、不计路程,把救命药送到病人手中。我们安排了专门的人接听电话,对于病人的需求立即响应,公司有的药立即配送,没有的药通过平台买回来后第一时间进行配送。”

为了给病人送救命药,国控咸宁的员工历尽千辛万苦。一个通山的尿毒症患者每周需要透析两次,员工开车把药送到通山,却遭遇塌方,情急之下只身扛起30多斤的药品,踩着塌方的碎石,冒着生命危险给病人送药。而张志宁自己,也屡屡行驶在送药途中,有时一天要跑四五百公里。一次通城沙堆镇一个小孩需要急救药,张志宁开车紧急配送,结果快到沙堆镇时却被一堆沙堵住了去路,来回换了四条路才走通,眼看只剩四五公里路了,却又被一条河挡住了去向。情急之下,他给患者家属打电话,患者家属到了河对岸也过不来,张志宁指挥他往桥的方向走,自己在河上走,对方在对面的河下走,走到桥上时,他用棍子把药吊到桥洞下面,患者家属终于拿到了孩子的救命药。

60多天的坚守,没有响亮的口号,没有华丽的辞藻,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坚守着抗疫的阵地,当好疫情防疫物资的配送兵。在抗击疫情的考场上,张志宁带头示范、冲锋在前,保证救命药不断供,不获全胜不收兵,获得国药集团颁发的“抗疫优秀共产党员”勋章,国控咸宁也获得战疫英雄团队奖。

此刻,窗外时光静好,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都已经远去,而那些感动不已的瞬间,那些豪情万丈的瞬间,却永远定格在了张志宁心中,永远都不会忘记!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