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丨咸宁的农村社区怎么建?

 

近日,咸宁市出台《咸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对此,市民提出一系列疑问:“为何要建设农村社区?如何建设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将建成什么样?”咸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回复。

现状:

农村环境脏乱差

为什么要建设农村社区呢?该负责人称,在如今的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农村环境“脏、乱、差”。村内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柴草乱堆、牲畜乱放、车辆乱停……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尽管近几年开展了“清洁家园”等活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农村土地浪费多。农民建房没有统一规划,且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的村头和公路边盖房。房子建好后,大部分农民长期进城务工,或搬进城市定居,这样老宅基地闲置起来,造成农村土地严重浪费。  

基础设施投入大。建设新农村,需对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大量资金,村庄小而分散的话,会导致建设资金更紧张。

产业结构调整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工作已开展多年,但由于多数农民还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土地零碎,决策分散,经营理念陈旧,很难形成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很难开展社会化服务和推广农业科技,因此,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正因为如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农村就开始了村庄治理、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建设新农村的探索。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加快,建设农村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形式

路径:

“四型”社区分步走

对于如何建设农村社区,该负责人表示,将明确基本类型和模式,打造“四型”农村社区。

“十三五”期间,咸宁市要整合社会和社区资源,积极探索政府引领、企业主建;村企联营、项目推动;镇社联动、村民自治;多方帮扶、社区主建等农村社区建设新举措和新路径,打造符合咸宁实际的平原发达型、山区贫困型、两型社会型、城郊生态文化型等“四型”农村社区,分类分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市委市政府还要求各地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投入。整合相关涉农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统筹利用好村集体经济收入、政府投入和社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分级负担的财政体制,落实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经费。

到2020年,咸宁市力争打造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全市城中、城郊、建制镇周边和园区附近的村要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率先建成农村社区。

嘉鱼、赤壁和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作为全市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单位,努力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其他县(区)力争30%的乡(镇、办)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每个乡(镇、办)每年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不少于行政村的5%。

农村社区综合信息网络平台覆盖率达100%;县(市、区)、乡(镇、办)、村三级联动互补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村社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

内容:

社区服务全覆盖

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将建设覆盖农村全体居民的社区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

推进基层自治,完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为主导,农村居民为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驻村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

推进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和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建设要根据服务范围适度、服务管理方便、服务功能齐全等原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医疗服务不低于80—100平方米。提升基层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逐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逐步构建县(市、区)、乡(镇)、村三级联动互补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

推进服务内容完善,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推进以社区治安、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科技教育、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进农村社区。

推进“三社联动”机制,拓宽多元主体参与渠道。构建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为骨干,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治理和服务机制。

另外,还将利用“送法进农户”等形式和载体,开展农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和平安宣传,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营造平安稳定农村社区环境;加强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多功能、综合性社区文化活动室和乡镇、中心村文化室建设;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共建生态美丽乡村

 

来源:赤壁在线微信公众号

(编辑 镇冰如)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