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金融扶贫路径探析-金融活水润山乡

服务网,信用评级全覆盖

8日29日上午,在人民银行崇阳县支行,工作人员正利用崇阳金融服务网,查阅贫困户申请贷款的信用评级状况。

该行副行长陈国新介绍,崇阳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调查、收集和筛选扶贫对象的金融需求,在全省率先建立金融服务网,建立贫困人口数据库。

按标准化要求,人行崇阳县支行制定了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将1万余贫困户入户采集的任务按金融机构规模大小、网点多少,分配到行、责任到人。

记者 看到,在金融服务网界面,点击“金融精准扶贫”栏目,系统会自动调出贫困户的信息,基本信息、家庭贫困程度、图片等资料一目了然。

在每户的信息后面,还有一个信用等级,分别为A(90分以上)、B(75-90分)、C(60-75分)、D(60分以下)。评估信用等级是该系统根据各户的生活、生产、资产情况和资金需求等数据库数据,系统自动生成,各金融机构据此向贫困户提供不同额度和利率的贷款。

截止7月末,以金融服务网为平台,崇阳通过47个工作站和235个惠农服务联系点摸底、甄别,将10349户贫困户、30441人的信息全部采集录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00%,实现了“一户一档”的评级全覆盖,让金融扶贫的贫困户生财有“据”。

涉农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服务网评级系统查询,对3302户产业扶贫对象进行现场调查、评估,授信2700户,授信率达90%。

工作站,金融惠农到村头

8月29日, 记者 在路口镇泉口村村委会看到,墙上挂着“崇阳县农商行金融服务网格化管理宣传专栏”,上面标注涉农贷款品种、利率、操作流程及农户评级情况,中间有网格化管理员的照片、姓名和电话。

在泉口村委会一楼,设有工作组专门工作室。从县供销社退休的孙学宏既是村支书,又是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站长;崇阳县农商行路口支行行长饶樱等是副站长,协助开展扶贫工作。

为使贫因户生财有“道”,人行崇阳支行在全县47个贫困村建立高标准工作站,打通金融惠农“最后一公里”。

泉口村二组村民孙庆康,57岁,几年前罹患重病,债台高筑。在外务工的夫妻俩无奈回村种田,“这样至少有口饭吃。”

当日,在孙庆康家的堂屋里,层层堆积着新摘下的玉米;在屋后的猪圈里,8头猪膘肥体壮,正呼呼大睡。

变化发生在9个月前。年初,眼看猪肉价格节节攀升,夫妻俩琢磨饲养生猪。通过孙学宏的介绍,他们找到农商行贷款,被评为B级信用等级,贷款3000元,买了10余头小猪,种了约8亩玉米地。

“通过大半年喂养,猪已长到200多斤,前几天卖了两头,挣了5000多元。”妻子徐秋云笑语盈盈,她将5000多元作为本钱,准备买14头小猪续栏。

不仅如此,通过银行扶持,孙庆康家还养了40多只鸭子、喂了鱼,并栽种了5亩地的油茶共500棵。

特色贷,拓宽产业扶贫路

年初,崇阳县科农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建军,通过县农商行获得了30万元产业贷款,带着10户贫困户新开辟茶园面积300亩。

该合作社通过培育专业大户、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贫困户土地入股和打工的形式,增加了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以服务网为平台,我们打造金融扶贫产品创新工程。”县农商行信贷管理部经理甘景球介绍,对扶贫特殊对象进行特别授信,对特色产业实行特惠利率和特色信贷产品,使贫困户生财有“望”。

针对不同贫困户,该行推出五种信贷产品:扶贫小额贷款+贫困户、信贷扶持+专业合作社+贫困村(户)、信贷扶持+特色产业+贫困户、信贷扶持+创业+贫困户、信贷扶持+易地搬迁。借此,该行对有就业创业潜质、技能素质和守信用的贫困户进行小额贷款,支持他们创业脱贫。

在高枧乡,崇阳县农商行为架子工量身定做“金凤凰”信贷。据统计,高枧乡脚手架产业已发展1000余名当地劳力成为专业架子工,年实现产值近2亿元。随着城市建设扩张,“高枧脚手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面临资金难题。

为此,崇阳县农商行开发出“金凤凰”异地创业贷款品种,为高枧乡在外创业人员打造专属信贷产品。目前,已放贷2104万元,带动3个贫困村6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记者 王凡 特约记者 汪淑琴 通讯员 谭秀红)

来源: 咸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编辑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