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通山: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沈瀑浪  胡三华)为切实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通山县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坚持机制创新,充分发动群众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位于通山县闯王镇宝石村宝石大堰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由当地群众自主集资兴建的门前当家大堰,主要用于周边农田灌溉、生活洗用及消防灭火等。多年来,受山洪频发、年久老化等因素影响,导致近年来堰身冲毁破坏较大,严重影响到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

 

2016年通山县“7.28”大洪水之后,大堰再次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政府痛定思痛,积极争取到项目资金80万元,对该堰进行彻底重建翻修,目前工程已全部竣工。

通山县水利局总工程师李志平说,大堰修复以后,防汛标准、结构上都比较安全了,可以确保下面一千多亩的灌溉有保障了。

除了当家塘堰,水库水渠在农业生产中也不可或缺。石雨塘灌区位于通山县西北部丘陵区,灌区涉及范围该县4个乡镇48个村,耕地面积13万余亩。由于干渠渗水严重,现状灌溉面积不足9万亩。2016年,该县决定投资1447万元对该灌区实施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通过干渠改造加固,提高水利用系数和灌溉能力。

像宝石大堰和石雨塘灌区一样,近年来通山县抢抓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机遇,积极调整思路,坚持规划、组织、投入、建管、长效等“五大”机制创新,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大兴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了全县小农水工程全覆盖,科学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截止目前,该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总投资8088.5万元,重点实施了沟渠浆砌、渠道疏浚、土地平整、塘堰整修、田间通路等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去冬今春共计划工程项目187处,到目前为止已完成154处,另外9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已完成施工招标,动工3座,届时将有近十万群众从中受益。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