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强在京接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专访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王庆明)3月6日,在京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丁小强分别就长江生态修复、 长江中游航道疏浚及堤防整治等话题,接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专访。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丁小强(资料图)

 

丁小强接受《光明日报》专访

 

长江大保护   共下一盘棋

 

在回答《光明日报》记者关于“长江生态修复”的问题时,丁小强说,作为长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咸宁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生态保护中肩负重大责任。

丁小强重点介绍了咸宁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他说,专项整治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三禁三治”治理和“三非三水”行动,咸宁市停产整顿非煤矿山229家,取缔了一批码头、洗砂场和采砂场;关停嘉鱼畈湖工业园,清退27家化工企业;对湖库围栏围网开展集中整治,拆围17.48万亩,拆除网箱1633亩;推动赤壁晨鸣纸业转型升级,今年3月底前将停止化学漂白芦苇制浆线的生产,2019年年底前完成转型工作;

丁小强表示,

在做大做强绿色经济的同时,咸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以“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严格执行项目引进“五个一律”制度,严禁污染企业落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丁小强建议,

 

尽快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长江流域保护规划,统一制定全流域城市和产业布局、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等规划,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体系、全流域投融资体系,实现长江流域环境共治;

整合长江岸线资源,切实加强岸线资源的保护利用,优化沿江城镇和绿色产业布局,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对环境基础条件较好的长江沿线进行生态补偿,提高各地共抓长江大保护的积极性;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立法调研,对长江全流域的开发利用进行立法,从根本上实现对长江的严格管理和有效保护。

丁小强接受《经济日报》专访

 

加快长江中游航道疏浚及堤防整治刻不容缓

 

在接受《经济日报》专访时,丁小强就长江中游航道疏浚及堤防管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系列意见建议。

丁小强认为,

长江中游航道起着联通上下游的重要作用,中游畅则长江畅。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入推进,加快长江中游航道疏浚及堤防整治刻不容缓。

丁小强说,

咸宁市长江主航道全长 127.6公里,现阶段最小航道维护水深3.5米,最小航宽100米,航道条件难以适应大吨位船舶通航的需要。

此外,咸宁市江段枯水期比蓄水前延长了3个月左右,枯水位也明显下降,影响了长江航运。由于清水下泄,导致这一河段河床下切、水位下降,部分水道坡陡、水浅、流急。加上长期受水流冲刷,部分迎流顶冲江段深泓逼近堤脚,坡岸失稳,崩岸险情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堤身稳定和安全。

丁小强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加大中游航道整治力度,从三峡工程发电收益中给予适当补偿,进一步提升中游黄金水道功能;

二是加大长江中游崩岸整治、民堤除险加固力度,把咸宁市簰洲湾大堤提高到四级堤防标准,纳入国家治理范围,统筹安排相应的资金支持。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