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甘当“保姆” 贫困村收获“黄金”

云上咸宁报道(通讯员 阮海棠)4月7日,市供销社机关干部职工一行20余人,赴结对帮扶贫困村通山县厦铺镇西湖村,种植中药材——白芨。自此,由市供销社引进的中药材种植项目在西湖村落地生根。

西湖村支部书记梁奇炎表示:此次市供销社全程“保姆式”帮扶,从采集土样检测种植环境,到购买种苗、培训种植技术,再到帮助找到药材公司签订预购合同,引导村里建设高标准中药材种植基地,犹如赠送了千万两黄金,给西湖村精准脱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收获产业“黄金”

 

市供销社帮扶建设的白芨基地,种植面积近6亩,种植种苗25000余株,已投入建设资金约10万元,市供销社协调解决种苗资金7万元。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每亩年收益达1.2万元,年度总收益达7.2万元,完成村集体产业年收入5万元这一脱贫“硬任务”。

收获信心“黄金”

西湖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在白芨基地完成建设之前,没有村集体产业,村“两委”成员普遍表现出对完成村集体产业年收入5万元这一目标缺乏信心。种下白芨后,提振了村委班子成员和农户的信心。通过市供销社的引导、宣传,西湖村全体干群卯足了劲儿,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坚实前行。

收获尊严“黄金”

脱贫不能“等、靠、要”,扶贫不扶懒,贫困农户要脱贫,更要用双手去创造财富。西湖村白芨种植基地探索出了一条“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村集体管理得营收,聘请贫困户劳作得工资;贫困农户有了收入,不但增强了村集体和农户的产业脱贫“造血”功能,更使贫困户、贫困村获得了依靠自我劳动脱贫的参与感及尊严。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