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产业脱贫“致富路”:找准“病根子” 开对“药方子”

云上咸宁报道(通讯员 熊铁山)产业扶贫,贵在精准。如何让产业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嘉鱼给出的答案是找准致贫“病根子”开对产业扶贫“药方子”走上产业脱贫“富路子”

在精准识别、找准“病根子”的基础上,经过精准研判和积极实践,嘉鱼县成功开出产业扶贫的六味“药方”:

运用良方促发展,凝聚起产业扶贫合力;借用名方打品牌,开辟产业扶贫新路;沿用老方扬优势,延伸产业扶贫链条;启用秘方激活力,壮大产业扶贫规模;引用偏方拓富路,培植产业扶贫亮点;选用新方拔穷根,积攒产业扶贫后劲。

六味“药方”的疗效如何?还是用数据说话吧。

先来看看第一味“药方”:运用良方促发展的“药效”。嘉鱼县以奖补政策为“良方”,安排产业奖补资金4500多万元,对精心选定的八个方面的产业项目进行奖补。奖补政策这一“良方”的实施,凝聚了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实体、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强大合力。

2016年,全县新建蔬菜大棚5000亩,油茶11700万亩,水生蔬菜7700亩,有机水果4000亩,花卉苗木4530亩,红薯37500亩,小龙虾8500亩,改造鱼池11000亩。带动贫困户8146户,户平增收6000多元。

再以“名方”为例:《舌尖上的中国》,让嘉鱼珍湖莲藕名扬天下。精准扶贫启动后,嘉鱼县充分利用珍湖莲藕这一“名方”,依托名牌打造品牌,开辟产业发展新路。县、镇两级政府联合发力,以珍湖周边的官洲村、界石村为基地,辐射带动陆溪镇各村发展莲藕。现已形成10000亩莲藕、800亩湘莲、500亩藕带的产业规模。

“名方”发力,效果不同凡响。湖北鸿富、湖北嘉珍两家莲藕加工企业慕名到该县落户,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去年,全县12个重点贫困村共发展莲藕2万多亩,参与种植的贫困户500多户,户平增收3000多元。陆溪镇有310多户贫困户参与种植、务工,户平增收8000多元……

 

六味“药方”精准发力,效果明显。2016年底,嘉鱼县共有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出列,8174户销号、27431人脱贫,分别占总数的25%、73.1%和73.7%。

六味“药方”持续发力,后劲十足。市精准扶贫指挥部4月底的产业扶贫专项调研督查显示:嘉鱼县产业扶贫覆盖率高。目前嘉鱼县共到位扶贫资金及物资3.08亿元,引导2224户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2669个,形成了贫困村、贫困户竞相建基地、兴产业、促脱贫、奔富路的可喜局面。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