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公共文化服务乡村 绽放精彩

云上咸宁报道特约记者 胡剑芳)10月26日,记者随咸安区文体新局一起调研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穿行在乡村里,随处可见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日益活跃的文化现象让人眼前一亮。

沿着一条绿色水泥小路来到贺胜桥镇万秀村八组,眺望村湾,美景叠放。只见村湾中央建有一个标准的乡村舞台,平整亮洁的文化广场,旁边一口大池塘碧波荡漾,村湾或以小山为背景,或以大树为依靠,绿意醉人。不远处的健身器材上,几位老人正在锻炼身体。

“这个广场原来是个烂泥滩,如今好了,我们每天傍晚都来学跳舞。”村民徐四明笑道,年底湾里周妈70大寿,四个孩子全部回乡,请来一帮人唱戏祝寿,我们抓紧排练,也上台演呢。到时候,这个文化舞台广场可以发挥大作用了。

在汀泗桥镇赤岗村,门前千余平米的广场上,练太极拳的,跳广场舞的,唱歌的,一波又一波。

“新建的千余平米广场还不够用,准备把蓝球场搬到村委会后面去,扩大广场规模”。赤岗村支书喻永贵说,在区文体新局的支持下,我们不仅建了千米文化长廊,建了舞台广场,还拥有全镇最大的室内排演厅。

“党的政策实在好,老弱病残有低保,生了大病不用愁,药费国家扛大头……”在汀泗桥镇程益桥村吴茂林湾,60岁的文化中心户田仕华正在自己家中,带着村里12个爱好文艺的妇女排演快板《说段快板给党听》,引得村湾百姓拍手称赞。

在向阳湖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新建的大楼整洁亮丽,四周绿化到边到角,一旁的墙体文化长廊墙手写画,主要突出六千文化名人故地和湖鲜文化之乡两大元素,很有创意。

“泥腿子变专业演员,草根艺人也可跟着在大镜子前练舞了。”区文体新局局长李志强说,区级财政给力,省级政策支持,咸安区13个乡镇办场基本上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实现了九个一目标,走在全市前列,在全省也不为多见。

2015-2017年,咸安区共新建改扩建乡镇、村文化站、文化室153个,新建或改扩建文体广场176个,简易舞台18个,文化墙14318米,图书室(农家书屋)141个,公共电子阅览室153个,文化中心户453户,文化志愿者276人,1万余人的社会文艺团队共746家,已为乡镇配备电脑652台、音箱153台、锣鼓153套、书柜980乘、图书24200册,共计价值350余万元。为各乡镇、村发放体育器材198套,价值200余万元。

走在乡间,广场、舞台、文化长廊,还有那些多才多艺的大叔大妈们,跳起来,舞起来,乐起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醉了乡愁,悦了身心,一股浓浓的文化力量,在乡村蔓延。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