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局王林
演讲题目《中国梦 气象魂》
这是一个民族团结、信息共享的时代!这是一个科技帷幄、竞争激烈的时代,这是一个中华民族自强崛起的时代,这是一个千千万万的气象人追逐梦想的时代!
纵观历史,大国崛起的过程,无不伴随着全体国民共同的梦想和奋斗,渴望和平、强大、富足的中国梦是回荡在全体国民心中的共同旋律,也正因此才成为一个国家不断前行的动力,锻造出一个民族独特的气质与精神。
回首历史,中华民族的每一步稳健的脚步都汇聚着全民族的辛勤劳动与智慧,蕴含着劳动人民对气象知识的点滴积累和执着钻研!
展望未来,中华民族的每一次腾飞的荣耀都凝结着全民族的踏实苦干与创新,蕴含着气象人探索气象奥秘的不懈努力和勇敢创新!
殷代甲骨文上记载的风、云、虹、雨、雪、霜、霞等气象现象,传达了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的求知欲望;汉朝的二十四节气沿用至今,凸现出劳动人民对气象规律的用心摸索;宋元时代的《梦溪笔谈》对雨雪的预测预算更为精确,呈现出劳动人民对气象机理的孜孜追求;清朝《测候丛谈》更是将中西气象融为一炉,彰显出劳动人民对大气科学的不懈探究!
雄关漫道真如铁。建国初期,我国气象观测网点十分稀疏,专业人才奇缺,预报业务极其薄弱,气象服务内容单一,远远达不到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无法满足人民生活服务上的需求。可正是在这艰巨的阶段里,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气象人才的学校“气象干部学校”成立了,千余个气象台站建立起来了,气象通讯网络、高空探测业务建设起来了,天气数值预报与气候资料统计业务也开展起来了……。困难时期党的正确领导、困难时期劳动人民艰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困难时期中华民族坚强勇敢的汇聚力使我国的气象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从此,海洋、防汛、农业等专业领域的气象服务开始起步;从此,世界气象组织确立了中国合法代表的地位,我国气象事业登上了国际舞台。
人间正道是沧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大批德才兼备、踏实肯干的气象工作者坚守岗位,在科研所、值班室、观测站挥洒着青春与汗水。这个时期,极轨气象试验卫星发射成功,气象卫星被广泛应用;这个时期,714气象雷达被研制出,陆续在全国布点;这个时期,中尺度模式投入业务运行。在气象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竺可桢、涂长望、陶诗言等气象科技工作者们先后开展了动力气象、数值预报、云雾物理、人工影响天气等科学研究课题,用智慧延长生命的尺度,兢兢业业地谱写着气象事业迅速发展的乐章!
乘风破浪会有时。21世纪,气象部门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引进工作得到大力支持,基层台站建设和完善得到更高重视,气象科技服务领域越加广泛。气象部门的地位明显提升,气象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无论是深山静林中枯燥无味的观测岗位,还是日日夜夜屏息凝神的预报岗位,无论是风雨无阻排难除险的保障维护,还是与时俱进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服务,都因每个气象人恪守职责、无私奉献的气象精神绽放光芒,都因每个气象人保持着“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初心而稳力前行。藏北那曲的曹云德,将满腔的青春热血奉献给青藏高原,永不言悔;陕西华山的于进江、南海守礁的李文波,湖北十堰高山上的守望者文强,克服着恶劣的环境与难熬的孤漠,是无数气象工作者的缩影和典范。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率增加、强度增大,引发的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明显加重,带来的经济、粮食、水资源、生态、环境、能源安全等也更加凸显。气象部门正处于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攻坚克难阶段,面临着人民、社会组织、中小企业对预报精细化、服务多样化等更高的标准和更细致、人性化的需求,不同地域的气象部门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异,部门内也存在着业务技术短板、体制机制改革等不同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咸宁气象事业的发展既处于可以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的严峻挑战;既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展望,也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动力。咸宁气象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力发展“智慧气象”的道路上砥砺奋进,铿锵前行,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专业气象服务领域不断延伸扩展,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咸宁气象人将继续秉承奋发向上、积极开拓的拼搏精神,继续保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勇攀科学高峰的创新精神,继续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于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用满腔的忠诚和热情,恪守职责、全力以赴,熔铸起中华民族气象事业坚毅自信的气象魂,实现那中华民族气象事业腾飞崛起的中国梦!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