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特约记者 胡剑芳)拔萝卜、扯芹菜、品农特产,体验农事农活,一时间,纵情白水田园成为咸宁及武汉城里人的休闲时尚;看白云山茶花绽放,听白岩泉“九寨沟”泉水叮咚、游131军旅小镇,来一次心灵与行动相约的生态旅行,那是何等惬意……
“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2017年2月,“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2017年7月,咸安区高桥白水畈田园综合体试点正式获得湖北省财政厅支持,成为我省唯一一个田园综合体试点。
高桥镇,田园综合体正炙手可热,乡村振兴已拨开云雾。18日,记者来到高桥白水畈探秘,感受别样的乡音、乡味、乡愁。
“白水畈的萝卜,刘祠的伞,汀泗的女崽不用拣。”一首耳熟能详的民谣在咸安民间唱响了400余年。白水畈的萝卜从清朝的“贡萝”到今, 一直享有盛誉。
走进高桥村湾,田畈边铁丝拉成上下两层晒的,村湾的晒谷场上摆的,屋顶的瓦片上歇的,一排排,一行行,到处都是村民晒的萝卜片,微风轻扬,淡淡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仿佛醉入萝卜的海洋。
“妈妈,好大的萝卜呀,真美。”在白水畈萝卜基地里,咸宁市实验小学的小朋友们满手满脚是泥巴,一会儿功夫把自己扮成个大花脸,一脸汗珠却掩饰不住的快乐和兴奋。每到周四周五周六几天,田埂上到处欢歌笑语,好不热闹。
“我们村的萝卜是用来拔的,供城里的学生娃们生活劳动体验用的,供老师教学用的实验园。”高桥镇党委书记王顺荣介绍,今年主打研学旅行,与各大中小学院校签约,让萝卜成为学生们走近自然,体验劳动,热爱生活的吸引物。目前已到这里的师生家长达万人。
原来,白水畈为泥沙淤积三角区,沙壤土质,生长的萝卜皮薄肉脆个大,汁多味甜质白,名传十里八乡,乾隆年间,进士黄大佑无意中将白水畈萝卜带进京,作为贡品专供皇室享用,贡品仙萝享誉至今。
从一根萝卜抓起,书记为萝卜代言,全镇干部持而不息为萝卜组织了十多场活动,请各大媒体宣传。萝卜热了,热在人们的心窝;萝卜火了,火进人们的生活。多年前挑到5公里外的镇上卖,1毛钱一斤都没人要的萝卜,如今还长在地里时,对象就找好了,上门来定的人是一拨又一拨。
“发展带泥的产业,让萝卜香得更浓,走得更远。”镇长朱敬民语惊四座,萝卜加工业才是提升萝卜产业附加值的关键。2017年,经过多次招商洽谈,湖北盛通四海公司正式与高桥镇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将投资4000万元发展萝卜加工产业,利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建军负责具体经营业务。
除了标准化种植,萝卜基地还将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种植四季瓜果、蔬菜等,让每个季节有看点。如今,高桥镇双管齐下,一方面加紧申报萝卜加工企业用地申报,另一方面与中百仓储集团签订了协议,萝卜直接进超市。同时,鼓励村民晒干萝卜,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出售,实现利润翻倍。现在公司已经有近50万元的干萝卜订单了。
远看大幕山,青山不墨千秋画;近捧高桥河水,流水无弦万古琴。那山、那水,那乡愁,勾勒人们乡情无限。
高桥镇有美丽的自然环境,有丰富的萝卜文化、131军旅文化、大屋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团田寺、白云寺等文化元素,若想留游客玩一天,就得发展烟火人家农家乐,让带农家味的休闲旅游走俏村湾。
第一家吃螃蟹的白水畈人家农家乐——白水村刘明维兄弟姐妹4个。一是为回家多看看父母,二是尝试下在乡村开农家乐。刘明维四兄弟在温泉都有房子,在父母的号召下,在乡愁的召唤下,在家乡实实在在变化的影响下,刘明维四兄弟回乡了。
“在父母的指导下,我们做的都是苕粉坨、苕圆、螃蟹圆、合菜面、糊汤、萝卜煨香猪肉、麻花、糍粑、豆腐等儿时的记忆菜。”刘明维笑道,最多一天有58桌,现金结帐,看来回来对了。近年来,在外打工回乡的人不少,家乡的人气旺了起来。
“农机具里有城里人远去的乡愁,体验后就会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刘明维说。如今,刘明维正在收集闲置的农耕器具,如石磨、犁耙、风车、水车等,老式宁波床、衣柜、米桶等,准备把自家的老屋改造为农耕文化博物馆,将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和场景进行还原展示。
10月中旬,鄂旅投与区政府签约,将投入30个亿打造高桥131军旅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沿线的澄水洞村、白水畈村、高桥镇、黄铁村将不同程度受益,将同步打造美丽村湾和休闲旅游。
高桥河和古廊桥是高桥镇的经典,与北京土人景观设计公司初步达成高桥河景观设计合作意向,把高桥河沿岸打造成自然野趣的景观。河流两侧种植乡土植物和各种花卉、布置慢行步道和自行车道,河流上设置相关的水上娱乐功能。河岸垂柳依依,依山就势的乡村民房若隐若现在山坳里,河流边。
“以白水畈为中心的田园综合体的打造突出五核一带,,即特色村湾改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军事旅游、电商旅游和高桥河观光经济带,所有规划设计不能脱离‘农家味’。”王顺荣介绍,用独特的生态、景观资源,与文旅休闲、健康养生、研学教育等功能相融合,实现经济发展与农民致富的双赢。
从大黄线沿一条刚拓宽的约4公里的乡村公路,穿过一片绿色丛林,绕过一湾碧波水塘,走过寺背底村湾,视野突然开阔起来,许多村民正在忙着栽油菜。
“这是5000亩油菜花海,明年春的看点和玩点。”白水村支书刘明韬悄然一笑,届时会吸引大批城里市民来乡下观花海,拔萝卜,踩水车,看牛耕田,品农家饭菜,体味浓浓乡愁。
在进村委会旁一场约摸5亩的泥巴空场上,有诸多大巴车轮碾过的痕迹。“这就是我们村的泥土停车场。”刘明韬笑言,正愁没钱硬化场地时,被镇里请来农道天下(北京)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制止了,双方签订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合同。
本着“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思想理念,白水畈田园综合体内的村庄将分批进行改造。按规划,要因地制宜建设,除了进村大道拓宽硬化外,在原有村庄的风貌基础上进行“一户一特色,一院一文化”打造。村民可自由选择将自家房屋改建为咖啡馆、民宿、农家乐等,专业团队将根据村民意愿进行设计,其他建设均保留农村原样,花最少的钱打造最具乡愁的村庄。
为推动白水畈美丽乡村建设,咸安区政府在政策等多方面协给予以大力支持。依托白水畈萝卜,白水畈村民房子的规划设计上也由村民自个作主,如李家设计品茶屋,刘家设计豆腐坊,窄油坊,赵家做三味书屋,王家做士菜馆,民宿等,装修费用由村民自己掏,而不是大拆大建破坏,而只是作小规划调整,让农村更象农村。装修费用由政府组织专家评审验收后,作适当奖补。
“田埂上杂草不用除,不同组村民之间窜门,必须有野草打湿鞋,要有沾泥带草香的野趣。”刘明韬介绍。
游客们白天可下地体验农活,在不装路灯的村湾,夜宿农家,静听花鸟虫鸣,摇扇扑萤,在稻草堆边听蝈蝈唱歌,听取蛙声一片。仰望黑色星空,回味绵绵乡愁,那是何等惬意!
丈夫早逝,凭种一辈子萝卜拉大三个孩子成人的60岁的村妇李元芝乐了:“终于盼到萝卜出头的这天了,我家三亩地成研学基地了,我在家里炒几个土菜,唱几首土歌,就可以吸引不少游客光顾,收入可观着呢。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打造一新的白水村田园综合体,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桥还是那桥,只是承载了一份城里人梦回田园的浓浓乡愁。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