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下足“绣花功” 以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

云上咸宁报道通讯员 王能朗 王奇志 吴颖)“在家门口打工生产竹筷子、务工带分红,一年下来收入可达3万元,这多亏了县里帮钱帮物给项目”。这是通山县洪港镇三贤村贫困户梅贤猛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发出感激之声。

如何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不返贫?近年来,通山县派出“百名干部驻百村”做好精准扶贫“摸穷底”。这些派出驻村蹲点抓扶贫的工作队员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贫困户一缺技术,二没门路,三没外出务工条件。如何让这些贫困户有致富门路?该县采取发放“扶贫贷”的方式,以能人,企业带贫困户致富。通山正祥竹制品公司是个利用山里竹木加工竹制品的民营龙头企业,创办的加工厂红红火火,于是县扶贫办积极与通山农商行协商,将为洪港镇15家贫困户发放的60万元“扶贫贷”给通山正祥竹业制品公司经理王有金,让每家贫困户以贷款入股方式,为他们增加购置生产竹筷子、竹丝机械、新建竹炭窑60个,以产业带动贫困户,形成由王有金带动、贫困户参股、政府扶持项目的扶贫新模式。

“项目扶贫见成效了,我们就把精准扶贫投入与盘活全县各地资源进行精准对接,发挥好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能。”县委书记石玉华说。近年来,该县驻村帮扶干部帮贫困群众找“穷根”、开“药方”,设20多个种养殖业及手工业的脱贫项目.项目分为大棚蔬菜、食用菌大棚、牲猪养殖场、牛羊牧场、竹木、电子和服装加工厂等,这些项目由政府担保,金融部门出资,引导贫困群众量力申请,因户制宜,自主发展。

大畈镇地处富水库区上游,这里的群众大都以种柑桔、柑橙、枇杷等水果业为主,全镇果木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柑桔、柑橙、楷杷等水果达400万斤。如何把水果业做强做大,形成拳头产业?今年初,该镇积极争取县里的“扶贫贷”,投资250万元,由板桥村以项目资金和土地入股的方式,引进通山协力绿色果业科技公司负责技术和销售 ,实行村企共建联营模式,在板桥村建起150亩枇杷,柑桔等水果产业基地,并建起集果酒酿造、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20亩果品酒庄。果品酒庄建成后,可消化全镇400万斤水果。该镇通过开发果品这一块扶贫富民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带动231家贫困户脱贫致富,让农民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业,户平年收入达2万元。

厦铺镇双河村充分利用与镇区相邻、交通方便、信息灵通、田地肥沃的有利条件,投资100万元,建起“双河产业园”。产业园采取“村+大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分板块建好种养殖两业,面积达750亩,园内产业项目有苗木、瓜蒌、香菇、西瓜、莲子、梅花鹿、鸸鹋、小龙虾、螃蟹、甲鱼等,93名贫困群众在该园区从事种养殖业,他们既学会了种养技术成为致富能手,同时摘掉了贫困帽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领头人。

为了解决贫困群众在产业项目建设中的缺资金投入难题,该县供助融资平台,发放“扶贫贷”1.6亿元,新建水果基地15万亩,带动了3200多家贫困户人平年增加收入7600元;新发展楠竹基地4.5万亩,油茶2.8万亩,建成“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村143个,带动4671个种植户、3884家贫困户人平年增加收入9000多元。

(见习编辑:陈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