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㊹万虎:穿好“心理防护服” 助力复工复产

(节目录音,请点击收听)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蒋俊华)在市防疫指挥部的领导下,中共咸宁市委文明办、共青团咸宁市委、咸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积极开展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工作。3月17日,咸宁人民广播电台《防控阻击第一线》特别直播“心理疏导”版块连线心理咨询师万虎,分享主题:穿好“心理防护服”  助力复工复产。

万虎   教育硕士,心理学副教授,市政府特殊府津贴享受者,湖北省心理学会会员

2015年带队并参与“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遇难家属心理援助

疫情期间,服务多个省内心理援助机构和组织

问题1:连日来,全国战“疫”形势向好,湖北以外的很多省市复工复产,咸宁也在有序复工,回归日常生活。可是,疫情虽然好转,但复工后有些人仍然担心被传染甚至感到焦虑;觉得周围人都是病毒潜在携带者,不禁自我怀疑,是否内心阴暗。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呢?是什么原因呢?万老师。

是的,主持人,我关注了疫情发展态势,连日来,疫情向好,人心趋稳,面临着陆续复工,人们有两种心理变化,一种过度紧张,另一种是放松警惕。复工的人们一边希望生活恢复正常,一边又心里发慌,出门安全吗?会不会被感染?而且复工之后面临吃饭、住宿、工作等方面一些新的情况,比如不敢坐公交车、害怕乘坐电梯等,觉得周围人都是病毒潜在携带者,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其实这是一种“负面偏好”心理。

心理学家罗伊·鲍梅斯特认为“坏”比“好”强大,无论是坏的印象、坏的消息、坏的事件等都更容易驻留在人类的大脑中,所以人们会自动形成“负面偏好”。我们会潜意识不自觉地去关注各种负面新闻,甚至在情况已经大幅好转的当下仍然选择否定现实。

问题2:那有什么好“招”来应对吗?

这次疫情对我们的身心造成的影响仍会延续,从宅家多日过渡到正常的工作节奏,人们的心理上需要转变。可以在复工前有意识地给自己创造一个心理缓冲期,通过改变一些认知和及时采取措施,为复工做好准备。

对于情绪过于紧张的朋友,建议:

一方面增强自我控制感。要培养积极的心态,解决负面情绪的困扰。不是不需要关注负面信息,而是选择适度关注威胁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接纳负面情绪的同时,多注意正面信息,才能使我们心理更加健康。

另一方面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可以给大脑提供新的刺激,以替换疫情信息的刺激,比如加强体育运动,运动的同时会产生多巴胺,帮助人体产生快乐积极的情绪。

再来说说有些人认为疫情好转,可以彻底放松,想要把隔离期间失去的弥补回来的“补偿心理”现象。3月15日晚,我市交警支队城区大队一晚上查获酒驾14起,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当前,疫情还没全完控制,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麻痹大意,我们仍然还要做好防护,继续保持良好卫生生活习惯。

复工前要提前调整作息,复工后出门要准备好口罩、消毒液等用于上下班通勤和工作期间病毒防护用品。复工期间尽量选择步行、骑行、自驾车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尽量与其他人保持距离。不串门、不聚会,坚持科学合适的方式锻炼身体,还要养成接收快递、文件等物品后洗手等习惯,做好自身防护,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大家,这也是当前的爱国行为。

做到以上几点,相信每个人都能顺利渡过复工的心理缓冲期。

问题3:漫长的居家假期中,人们的许多生活习惯改变,面对复工重新回归岗位,可能会出现无心工作、做事拖拉、提不起精神,这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呢?

这是所谓的“假期综合征”“拖延症”现象。拖延是指把重要的和有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的不好习惯。而假期在家不需要朝九晚五规律的“打卡”,现在要“硬核”地要求自己上班,长期睡懒觉导致返岗后生理规律发生改变,使得自己提不起精神应对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调适。

一是网格化做好时间管理。对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列好清单计划表,完成每日的工作目标;如果部门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可以先罗列一下每天个人的工作量,要用多长时间做完,如果遇到要和别人讨论商量的事情,可以给自己预留好充分的时间。如果部门固定的,也可以自我制定,注意循序渐进,从简单、容易、轻松的事情入手,帮助自己逐渐适应复工后的状态。

二是将任务进行分类。按照1.重要且紧急,2.不重要但紧急,3.重要但不紧急,4.不重要也不紧急,进行分类,优先处理。

三是全神贯注投入工作。复工后,在工作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如非工作之需,不看手机,不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信息等。

问题4:如果单位或者一个团队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团队管理者来说,团队出现拖延风气时,影响工作效率,可以从以下角度干预:

一是尽量缩短期限,并严格执行。马克·吐温曾说:“不要推迟到明天,因为也可以推迟到后天。” 一旦发现团队中有拖延者,管理者就要严格地执行既定的任务期限。如果是长期任务,就把工作分解成小的、可管理的部分,并为每个任务分配最后期限。

二是洞察情绪对拖延行为的影响。负面情绪是滋生拖延的土壤,管理者需要洞察情绪对员工拖延行为的影响,比如,设立专门的线上疫情研讨活动,引导员工对防疫建言献策等,这可以增强对员工的道德提升感和控制感,从而降低焦虑情绪。

其次,如果员工仅对某一类工作拖延,其他工作均能正常完成,则很可能是对这一类工作有抵触情绪,管理者需分析员工的优势与这一类工作性质是否匹配,酌情调整工作要求。

总之,在战“疫”中返岗复工,管理者与员工都需要过“心理关”。我建议,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有序复工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做好“心理”复工。

问题5:节目最后,万老师还有什么需要跟听众朋友说的呢?

借助咸宁人民广播电台这个平台,送给小康路上勤劳的复工者几句话:戴上“乐观”的口罩,注入“自信”的疫苗,穿好“心理防护服”,让我们从“心”出发!

让我们一起,共克时艰,为咸宁发展、国家经济的恢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听众朋友在节目之外,如果有心理咨询的问题,可以拨打热线电话12355和15342650570,或搜索青春咸宁微信公众号,直接与心理咨询师在线联系。

栏目播出时间:

FM881/FM959 咸宁人民广播电台

首播:17:00-17:30

重播:22:30-23:00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