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依山傍水、幽静肃穆的陵园,是为了纪念牺牲在鄂南的原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修建的。87年前,他牺牲的时候,只有28岁。
陈寿昌,1906年生于浙江镇海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月,苏区中央局决定陈寿昌担任湘鄂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然而令陈寿昌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两个月后,曾经红红火火的鄂南革命斗争形势急转直下。
1934年4月至6月,在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反扑下,湘鄂赣苏区大部分被敌人占领,省级机关干部及苏区主力红军在多次突围中损失惨重,仅剩100多人。此时,摆在陈寿昌面前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迅速恢复和重建武装力量,领导苏区军民开展游击战争。
1934年秋,他指挥部队在平江、临湘、岳阳、蒲圻、通城、咸宁、崇阳等10余县范围内开展游击战,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6大块苏区,部队扩大到1100多人。
11月,红16师在通山冷水坪正式恢复建制。陈寿昌决定带领部队向平江、岳阳一带转移,配合中央红军行动。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陈寿昌身体极度虚弱,加上眼睛高度近视,同志们劝阻他不要再上一线、带兵打仗了。但他说:“我们现在就靠红军打胜仗,打了胜仗就什么都好办了,我不上去,是不放心的!”
11月21日,红16师到达通城与崇阳交界的老虎洞,与国民党两个团的部队正面遭遇,陈寿昌亲上前线指挥战斗,击退敌人多次进攻。
敌人装备精良,人数占优,形势十分危急,部队被挤压到老鸦尖高地,在敌人疯狂进攻下,陈寿昌不幸中弹,身负重伤,于当晚在崇阳县的河坪村牺牲。
“身许马列安等闲,报效工农岂知艰。壮志未酬身若死,亦留忠胆照人间。”在严酷的考验面前,陈寿昌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用年轻的生命和滚烫的热血,践行了自己的铮铮誓言。为纪念陈寿昌烈士,1935年2月,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决定,将其牺牲地通城、崇阳交界区域命名为寿昌县。
来源:咸宁市委宣传部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