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手绘明信片
“石桥茅屋依山静,古刹禅房傍水幽。”这是对“千桥之乡”咸宁古桥的生动描绘,这些存于诗句的“石桥”意境,如今正通过湖北科技学院教授彭劲的画笔一一成像,更加直观地显现鄂南古建筑的独特魅力。
“千桥之乡”的文化魅力
“无桥不成村,无桥不成镇,无桥不成市。桥之于咸宁,已经有了一种文化关联。”彭劲说,咸宁地处长江过湖北留下的一个椭圆形地带,长江环流于北,幕阜矗立于南,南高北低,高山、丘陵、盆地交错,沟壑、河流、湖泊密布。
面对大自然九曲回肠的地域阻隔,咸宁人民通过搭桥,将山山水水连成通向美好远方的通途。有了桥,阻碍的山山水水便连在了一起,更成就了咸宁“千桥之乡”的美誉。
咸宁是湖北省乃至国内古桥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大大小小的桥分布在鄂南城镇山村,溪水河流之间,远眺长虹卧波,近看小桥流水,形成了鄂南秀美画卷中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图为:彭劲和学生一起创作的古桥模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咸宁古桥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丰富。从建材来看,有石桥、木石混筑桥;从造型来看,有拱桥、梁桥和石板桥。综合建材和造型而言,现存的古桥主要有三种类型——石墩石梁桥、石墩木梁桥、石拱桥,其中石拱桥又有半圆拱、弧形拱、陡拱等不同拱形之分,有单拱和联拱(二拱、三拱、五拱)之别。从桥面来看,有曲桥、平桥、廊桥之分。浮桥早已消失,而古老的石板桥则依然默默躺卧在老村古涧上。“在古代,修桥被认为是一种功德,桥上也敬奉土地神,也是人对自然的敬畏。”彭劲说。传统儒家文化里,“自利而利人、自渡而渡人”的观念,使咸宁古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根基,其建造、保护与维修,主要依赖热心公益人士,他们是古桥的直接受益者,更是保护的有力参与者。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桥文化已成为咸宁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越来越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图为:彭劲教授在咸宁揽月桥作画
7年遍寻咸宁古桥
“对于大好河山的赞美,以及对远乡情怀的眷恋,我们中国人大都喜欢用诗词歌赋,想起家乡和美景,也大都能吟出几句诗。咸宁的桥没有留下太多著名的诗,也没有留下很多传世的画,但咸宁人对于‘桥’的感情却是历史弥久的。”彭劲既是湖北科技学院的教授,也是鄂南传统建筑与景观研究所所长,2010年开始,他一直对咸宁本土的传统建筑进行专题研究。
2016年9月至10月,由彭劲等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对崇阳、嘉鱼、通山、赤壁等县市的古民居、古桥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此行跋山涉水,跨越荆棘田野,虽然路途艰辛,但收获颇丰。不仅拍摄到许多真贵的古建照片,还对古民居、古桥进行了实地测绘,收集了一大批第一手的完整资料和数据。
其实,跟早之前的2015年初,彭劲就开始带队寻访古桥,他们遭遇过大雪、路途狭窄,倒车几公里的险境;也有过途遇山洪,半路撤退的无奈;更有数次登门考究,“吃闭门羹”的失落。
在此过程中,彭劲发现了手绘明信片这一方式,鲜有人用于咸宁古桥。于是,他就从咸安西河桥、温泉希望桥等一些自己熟悉的桥画起,再加入文字简介。
从此之后,他便再也停不下来,“咸宁到底有多少古桥,还需要继续挖掘考证,但手绘‘咸宁古桥’这一个系列将一直持续下去,我要把每一座桥都画下来。”彭劲说,现在他已经画好了两套,而且已经申请了专利。
图为:每一级石阶的每一个棱角都准确记录,作为手绘的依据
传统文化不能固步自封
“把一座桥画好是很难的,不仅要像,还要‘不像’。所谓‘像’,就是桥的样子要和实体桥一样,所谓‘不像’,就是要画出桥之外的意境和地域特色。”近日,记者在鄂南传统建筑与景观研究所见到彭劲时,他正在对几个古桥模型进行完善打磨,“画画要有好的构图,然后打草稿、勾线条图案,最后再刻画和修改细节,手绘不是照着葫芦画瓢,一草一木皆是景,要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渲染出意境。”
当天,记者看到“刘家桥村”系列明信片,既有桥,又有附近景观,如:哨楼、天井、石板街、古匾神韵的古宅等,从各个角度展现了刘家桥韵味,这些明信片背面,还有发生在此地的历史典故,以及英文翻译。
“传统文化不光是之乎者也,也不能故步自封,要走近大众,让人接受,才能发扬光大。”彭劲介绍,目前,这个系列的手绘明信片他已经完成了两套,也申请获得了3项外观专利,之后他将继续画下去,而且还将绘制“古村”、“古民居”、“古镇”等系列明信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彭劲的教学也因此有了创新,学生要通过考试,需要做一个古桥的模型。“这是什么意思呢?你要做一个古桥模型,你就必须了解它的组件构成、风格样式、艺术特点、地域特色、文化意境,甚至包括力学构造。这些知识有些在教材上找得到,有些找不到,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了解更多的知识,这个模型上面就集合了所有的相关知识。这难道不是一种生动的教学吗?”彭劲说,实际上,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考试,他们的成绩是模型,直观可见,还能收藏,比试卷上那个分数更具有吸引力。(记者 赵贝)
(编辑 陈若)
来源:楚天金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