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通山台记者 徐微)如何让底子薄的13365户贫困户如期脱贫?通山县再加力度,出台“六条硬措施”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通山县是全省重点贫困县、幕阜山片区扶贫攻坚县,截止2016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305人,重点贫困村47个。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通山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脱贫45223人,脱贫出列19个重点贫困村。
通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全市各县市区是最早启动的,2017年度安排易地扶贫搬迁3152户、9199人,集中安置点142个,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的进行。在抢进度的同时,通山县委县政府把工程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强化督办检查,积极协调相关问题;压实责任,落实安全监管措施,切实让贫困群众住上安心房、放心房。
前期,通山县在精准扶贫工作实践中,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关键,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探索出“十种模式”、“十项工程”、“十大政策”,让贫困户“山上生金、水里流金、屋顶披金、网上淘金”, 共带动11101户贫困户融入特色产业经营链条增收,2.5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下一步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产业发展力度,围绕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新兴产业。
通过保障政策的落实,切实补齐短板,兜住脱贫攻坚的底线。
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全面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严格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减免补助”政策,按时足员足额发放各阶段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救助,兜住济困助学这个“底线”。落实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减免贫困人口住院床位费、护理费、治疗费的10%,减免报销起付线,报销比例提升20%,大病保险赔付比例提高5%,兜住医疗救助这个“底线”。健全完善信息、程序、政策、保障衔接机制,实现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农村五保对象由每年5800元提高到6600元、农村低保对象由每年3200元提高到4200元。摸清贫困劳动力就业需要、就业能力情况,扎实开展劳动转移培训,推进就业务工增收脱贫,兜住社会保障这个“底线”。
以改善精神面貌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群众这个内因的主体作用,增强脱贫的动力。抓好思想脱贫,增强脱贫信心,让广大贫困群众知道,脱贫攻坚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不仅要靠政府、社会帮扶,更需要贫困群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及时总结全县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让贫困户看到标杆,提振信心,找到贫困好路子。通过发动群众参与来监督政策、资金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增强群众主体意识。探索实施竞争性扶贫机制,一些扶贫资源尽可能减少无偿发放,多采取鼓励式、竞争性的方式,充分调动贫困户脱贫积极性、主动性。
动员、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组织实施好“百企帮百村”工程。通山隐水洞景区,吸纳当地贫困人员就业200人,景区门店7个免费提供贫困户经营,既解决了公司招工难题又处理了所在地村民关系,实现了双赢。
县内企业、新经济人士、动员社会力量参于扶贫,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形成推动精准脱贫强大合力,通山北京、广东等异地商会会员主动捐献艺术品拍卖近200万元,大畈镇籍在外成功企业家捐款近100万元资助贫苦学生。
充分发挥银行、保险的职能作用,通过创新金融品种,优化服务、简化程序、降低门槛,切实解决贫困户贷款抵押难、规模小、程序复杂、产业发展风险等问题。
重点围绕贫困村验收标准,着力推进“九有”建设,切实解决群众住有所居、住能安居的问题。南林桥镇大坪村以有主导产业、有集体收入、有健全的群众服务中心、有小学教育、卫生文化等服务功能、有硬化的通村公路、有入户的安全饮水、有安全的农村电网、有入户的广电通信光纤电缆、有清洁生活能源的“九有”标准,于去年实现脱贫出列。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