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共建共享,建设幸福家园 ——咸宁市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做法

湖北省咸宁市是中国著名的“中国温泉之都”、“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香城泉都”。咸宁市总面积约9861平方公里,人口300万人,常住人口247万人。现辖六个县(市、区)及一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74个乡镇(办、场),901个村,161个社区。咸宁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咸宁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农村社区这个主题,以社会治理为导向,并将社会治理重心放在城乡社区治理上,坚持农村社区共建共享,努力提升农村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农村社区建设系列要求,以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生活共同体”为目标,不断强化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全面拓展农村社区服务,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及社会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高点定位,构建社区建设新格局

咸宁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坚持把建设和谐农村社区作为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强化社会治理的大事,不遗余力抓好落实。咸宁市民政部门认真履行城乡社区建设的“牵头”作用,认真组织,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有效开展。一是高度重视,凝聚共识。近几年来,咸宁市委、市政府把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连续3年纳入市县两级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各县(市、区)也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分别印发了“十三五”期间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同时,咸宁市共投入近亿元,用于农村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基础设施建设和村级文化、文体活动阵地建设,农村社区面貌大为改观。二是高位推进,压实责任。咸宁市各级党委、政府都成立了高规格的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层层落实领导农村社区建设包保责任制。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如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市及县(市、区)党政班子领导每人包保一个农村社区试点村,定期到包保试点村检查指导社区建设工作。全市上下压实责任,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目标、任务,奠定了农村社区试点建设的组织领导基础。三是高效联动,形成合力。市县两级农村社区建设成员单位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协同联动、高效配合,做到“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有政策的落实政策”,对农村社区建设各项行政性、服务性收费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路绿灯”,千方百计降低农村社区建设成本,形成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做好因情施策,探索社区营造新方法

根据咸宁市集山区、丘陵、平原于一体、贫困与较富裕并存的市情,按照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分类指导、因情施策的原则,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新举措。一是推进“平原发达”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基于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渡普镇烟墩村、陆溪镇藕塘村,咸宁市赤壁市官塘驿镇白羊村、石泉村、丰乐畈村等村较好的基础条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城市资本和产业向农村转移,加快平原发达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力图形成新型城乡产业结构和城乡互惠体系。二是探索“山区贫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针对咸宁市通城县隽水镇油坊村、北港镇枫树村、西坑村、大路乡上仇村、大畈镇板桥村、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铜钟乡大岭村等地处偏远、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村,以群众的迫切需求为突破口,着力搭建社区建设合作平台,注重发挥利益协商机制的协调作用,推进山区贫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是建构“两型社会”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两型社会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花坪村、桃李村把两型社会发展要求和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结合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把节约并高效利用资源放在战略的高度予以充分重视,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四是发展“城郊生态文化”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桃林村、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栗林村等城市边缘或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建设城郊生态文化型农村社区,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统筹城乡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文化等第三产业发展,以名优农产品的品牌化项目包装为依托,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三)加强硬件建设,夯实社区发展新基础

硬件是农村社区开展服务管理的基础。咸宁市认真组织实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落实、规划并打造每个农村社区面积不少于600平米的办公用房、社区阵地和硬件设施,市县两级整合各部门新农村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集中用于农村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和农村道路硬化、绿化、保洁、亮化等建设。咸宁市赤壁市整合市乡两级资源,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征地、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设置”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强化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目前,先后建成15个农村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及相关服务配套设施,新(改、扩)建总面积达1.2万多平米,使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在每个农村便民服务大厅统一设置“党建廉政、社会救助、劳动保障、人口计生、文明创建、综治信访、便民服务”等七大服务窗口,大大提升了为民服务效率。咸宁市嘉鱼县采取政府投入、省级社区项目支持、部门帮扶、企业支持的办法,整合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农村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5000平方米,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筹集300万元进行农村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咸宁市通山县今年共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了板桥、西坑两个村社区的硬件设施,大大改善了农村社区办公服务条件。

(四)厘清权责职界,提升社区减负新效能

厘清社区权责界限和职能范围是提升社区效能的基础。近年来,咸宁市农村社区建设中大力推行社区“减负增效”,成效明显。第一,积极健全城乡社区“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经费保障机制。凡依法应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的事项,应当为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委托给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应于年初做出预算,及时向农村社区拨付到位。其中,劳动、计生、民政等部门每年给社区“费随事转”经费不少1万元。其他部门根据工作量拨付3000—5000元工作经费。第二,严格建立社区工作审核准入制度,积极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凡属于基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农村社区。各部门、各单位需将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等项目进入农村社区的,必须经县(市、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核后方可进入。辖区单位要将闲置资产提供给农村社区开展居民公益性活动。第三,激活“三社联动”,推动社区减负增效创新与实践。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培育壮大社会组织、积极发展社工及社区志愿者等办法,激活农村社区“三社联动”互动平台。目前,咸宁市各农村社区均成立6个以上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发展激发了“三社联动”的活力,激发“三社联动”活力,减轻社区负担,增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第四,严格执行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的管理监督制度。社区各项经费及各部门拨付的资金,必须严格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

(五)突出协商民主,健全社区治理新机制

坚持“法治化、民主化”方向,推动农村社区协商和民主自治从形式化向实体化转变。一是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全面推进“一委一居(村)一中心”建设,推行“扁平化”、“网格化”管理模式,着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管理服务中心为依托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坚持社区“去行政化”改革方向,促进社区依法自治。二是推进农村社区协商。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要求,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积极探索民情恳谈会、村务论坛、民主听证会、村民议事会等社区协商形式,基本形成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居)民小组、社区社会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七位一体”社区协商机制,推进农村社区协商创新发展。三是完善村务监督机构。依法设立村务民主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健全村务监督管理机制。村务监督委员会下设纪律监督、村务监督、民主理财等小组,对村务公开、村务决策、“三资”管理、惠农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促进社区依法管理、规范运转咸宁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调研、培训及试点工作。在全市推行了“二三四四五”村务监督工作机制:“二”即采用信封“同封同启”和“三瓣章”两种办法管理印章;“三”即使用印章采取“同启、同封、同签”的方法办理;“四”即不定期开展“四问四查”,规范监督职责。一问社区服务优劣,查纪律;二问社区工程建设及民生政策落实,查公开;三问财务收支,查账务;四问社区居民反映问题的回音,查整改;“五”即五有:办事有人员、办公有场所、工作有制度、监审有印章、活动有记录。四是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制定出台《关于规范村民委员会规章制度的意见》、《咸宁市村务公开目录》等文件,统一印制村务公开表,将村务公开内容分为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和事务等五个部分,适时进行公开。建立健全村社区“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联系户等制度,深入推行“四议五公开”决策程序,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六)强化创新转型,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

推动农村社区工作方式和作风转变,不断提升农村社区治理和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精细化水平。一是大力推行“全程代理、上门服务”机制。针对农村社区地域范围大、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在咸宁市大力推行全程代理精准服务,确定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作为全程代理员,公开社区代理事项、办理流程等,采取书面、口头等多种形式受理,特别是对于老、弱、病、残、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社区代理员定期主动上门收集并办理相关事项。实行上门服务,将服务触角延伸到老百姓家中,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努力推行“一口受理、全科服务”模式。依托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设立综合窗口,推行全科服务,要求每名社工都能办理所有服务事项。组织举办全科社工业务培训和知识技能大赛,每个农村社区均须有1名以上熟悉全科业务、具备专业技能、了解村情民意的“全科社工”,基本实现群众“进一个门、找一扇窗、办所有事”。三是不断健全“三社联动”机制。通过开展公益创投、举办购买服务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扶持社会组织深入农村社区实施公益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社区的平台作用、社会组织的服务载体作用、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骨干作用,建立村民群众提出需求、社区组织开发设计、基层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竞争承接、社工团队执行实施、相关各方监督评估的联动机制。

(八)崇尚文明向善,培育社区文化新温度。咸宁市各县(市、区)农村社区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咸宁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分别打造“十送红军”、“弟子规”、“道德经”、和德孝等各类文化广场、文化街,让群众随时随地学习红色精神、文明礼仪、德孝文化知识,感受道德文化的熏陶。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孝亲敬老”等评选表彰活动,倡导文明新风。组织开展“好儿媳”、“好公婆”、“好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大力宣传和模范的示范带动,广大群众明荣知耻、崇尚善行蔚然成风。开展“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以构建“和谐幸福文明家庭”为主题,通过“议家训、立家训、晒家训、比家训”,将“家风家训”作为农村社区家庭建设的灵魂性工程来抓,使优秀的家风家训根植于老百姓的心田,“种”进千家万户。组建了广场舞队、秧歌队、锣鼓队、夜跑队等文娱、文体队伍,丰富了村民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增强了村民的社区认同感、归宿感和凝聚力、向心力,和谐了村民关系、笃深了村民情感,提升了社区温度。

二、经验启示

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咸宁市也形成了一些经验和启示:

一是强化领导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保障。近年来,咸宁市组织保障坚强有力,农村社区建设领导组织力明显增强。领导重视、强化组织,成立了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日常抓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稳步推进。

二是坚持创新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咸宁市近年来积极创新农村社区建设方式方法,农村社区建设能力迅速提升。坚持问题导向,在破解难题中创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办法,使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找准了发力点,靶向施策,精准奏效。

三是务实为民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近年来,咸宁市农村社区建设坚守“人民中心”,推动了农村社区务实建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坚持“群众主体、共建共享、方便居民”这个根本目的,精细管理,精细运作,一切从群众出发,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赞誉。

、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农村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应牢牢抓住这个核心。强化社区服务理念,把做好社区服务作为实现社区管理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想方设法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力争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能力。优化社区服务结构,创新社区服务机制,合理定位社区公共服务、自我服务、社会服务功能作用,提高居民自我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公共服务下沉,推动社区服务发展。

(二)大力促进社会组织成长。量质并重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各级孵化基地的潜能,形成各类孵化器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借力居民自治化项目、乡镇小微创投项目等,全面提升社会组织运营能力。引进和培育成熟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公共服务,完善各类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动公共服务由政府主导向多元参与转变。

(三)不断增强居民参与意识。社区参与是社区协商的基本要求,深入推进农村建设应不断强化居民参与。健全居民参与的体制机制,搭建居民参与的多种平台,畅通居民参与的多个渠道。围绕居民利益社区化,积极培养居民社区概念、营造社区文化、增进社区认同、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吸引不同年龄段居民、不同群体类型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服务

(咸宁市民政局 陈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