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阜山下,村里来了新媳妇


38岁,告别“光棍”日子
01


湖北日报讯 图为:房子、妻子、孩子,通山县九宫山镇的贫困户成忠粟如今生活美满。(视界网 舒卫 摄)


秦巴山妹子陈诗莲的声音,现在回荡在幕阜山下。
她经常扯起嗓子在村口喊“刘合如——”每当此时,刘合如便一路小跑过来。
这不,9月27日上午,堂妹订婚,刘合如在帮忙张罗。听到媳妇一阵喊,便兴冲冲奔进家门。
这呼喊,是家的召唤,蜜一样甜。
刘合如今年38岁,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人。曾经,当地流传一个说法:嫁人莫嫁板桥郎。刘合如“光棍”打了好多年。
脱贫攻坚后,板桥村有了变化。
2014年,刘合如受益于避险解困工程,凑上多年打工的积蓄,在核电公路边盖上两层楼。这儿是去旅游景点隐水洞的必经之路。2015年,刘合如利用扶贫政策申请3万元无息贷款,在家办起农家乐。
生意步入正轨,说媒的找上门来。经人介绍,刘合如和十堰丹江口的陈诗莲互加微信。一段时间热聊,两人感觉不错,见面之后,更是进展顺利。
去年底,刘合如终于结婚了。他打心底乐呵,家里的大红喜字,至今舍不得扯下来。“以前还打点小牌,现在不碰了。”刘合如说,就想好好把日子过红火。
陈诗莲是个勤快人。屋前的樱桃种起来了,葡萄架起来了,屋后的田地撒下种子,她说:“我们农家乐的食材基本不用去买了。”
68岁的老母亲对新媳妇很满意。旅游旺季,夫妻俩配合默契,刘合如掌勺,陈诗莲打下手,月收入突破万元。现在是旅游淡季,他俩已在县城找好了门面,准备去做早点快餐生意。“争取今年有存款,把家里装修一下。”夫妻俩规划。

大山里,有了新“脱单攻略”
02


50公里开外,九宫山镇南成村的成忠粟也没停歇。
记者见到他时,他刚从山上回来,满脚是泥,跟干净宽敞的堂屋极不相称。妻子阚立平带着两岁的女儿,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
成忠粟顾不得洗手,匆忙从里屋翻出一本《扶贫手册》说:“脱贫政策好啊!”手册上记录,去年他通过当地扶贫产业奖补政策,领到3500元的养猪补贴,预计今年还可以再领几千元。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成忠粟40多岁时都没娶媳妇,老父亲成天在家叹气。
成忠粟是个乐观派,也能吃苦。2014年,抓住农村危房改造的机遇,他家盖起了两层楼。经人介绍,那年已经43岁的成忠粟娶了邻村的阚立平。“要不是政策帮一把,还不是‘光棍’一个。”成忠粟笑得眼睛眯成了缝。
去年,成忠粟养了7头猪,今年扩大到20头。每天天没亮,他便上山割猪草,回来剁碎,拌着玉米粉、粗糠煮猪食,忙得脚不沾地。
“你看这个桶,每天得煮上10多桶。熟食喂大的猪,肉特别香,能卖个好价钱。”说起养猪经,成忠粟头头是道。
村干部说,成家今年有望脱贫,明年如扩大养殖规模,还能申请贷款扶持。
有好的政策引领,再勤劳致富,新时代的“脱单攻略”,让山里的单身汉越来越少。(记者 陈会君 通讯员汪姝琴 舒卫)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陈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