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证!咸宁这个村成为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收入越来越高

环境越来越好

湖北人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特别是这个城市和4个村

得到国家认证

被选为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2016年8月,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启动,今天,国家民政部发布公示称,拟确定23个县(市、区、旗)、7个乡(镇)和104个村(农村社区)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其中,宜昌市宜都市和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白云人家社区、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河东街村、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榜上有名!

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要求相当高,必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比如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比例达70%以上,饮水安全覆盖率100%,卫生厕所普及率80%以上;室外活动场所不少于1000平方米,辐射半径不超过3公里;还要有社区综治中心、警务室、微型消防站、司法行政工作室、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各种服务设施。

此外,农村社区居民关系和谐,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等软指标也非常重要。

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县(市、区、旗)级示范单位

宜昌市宜都市

宜都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县域经济发展处在全省前列。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0.5亿元,县域经济实力进全国百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195元、17789元。获得过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省级环保模范城等称号。

宜都市农村社区建设起步早,工作持续推进;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夯实了农村社区建设基础,农村社区建设水平有力提升。

宜都市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形成了以十里铺村、尾笔村为代表的“小区+园区+社区”模式,以响水洞村、吴家岗村为代表的“党建引领+经济发展+文明提升”模式,以弥水桥村、莲花堰村为代表的“村民参与+集体决策+社区营造”模式等等,宜都市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呈现多样化,农村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生活幸福指数不断得到了提升。

村(农村社区)级示范单位

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



四邑村地属全国重点镇——嘉鱼县潘家湾镇中心,作为咸宁市农村社区建设示范试点,四邑村形成了“建一个新村、构五大板块”的建设大格局,从根本上提升了农村社区化档次。



站在四邑公堤上,一幅美丽乡村的图景尽收眼底:几百户农家“小洋楼”,排列整齐,错落有致。村庄四周,白色大理石围成护栏;村外,百里长渠,清水潺潺;村内,灰瓦白墙,绿地成茵。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专用管道集中收集到村里的太阳能污水处理厂。四邑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已经从2010年的4000元,上升到2016年的26000元。

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白云人家社区

“白云人家”位于中华紫薇园以北、305省道以东,距尹集中心城区2公里。作为襄城区尹集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一个开工的新型农村社区,“白云人家”社区由尹集乡青龙村六个组496户、1755人的集体迁入的新家园。

“白云人家”社区2012年7月动工建设,通过苗木花卉和现代农业等产业带动,整合土地整理、迁村腾地等项目政策资金,推进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现在的“白云人家”社区一栋栋红色的小洋楼象树叶一样整齐排列,象一朵巨大的紫薇花,绽放在一片山水之间,如画般美不胜收。

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

作为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百里长港示范区”的试点,峒山村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土地流转,以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引导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集中,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社区。

峒山村里,绿树掩映的马路旁,是成排的单元楼和整洁的别墅庭院;在村民家中,水、电、天然气和互联网一应俱全;道路两侧,公交车站、文体中心、卫生服务站和超市规划有序。这些原本只能在城市里看到的场景,已成为鄂州农村新社区的标准模式。

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河东街村

浠水县清泉镇河东街村地处浠水县城东郊,该村依托城郊地理优势,大力招商引资,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河东街村投入资金改善村居环境,兴建老年大学、健身舞蹈场所、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全村户户建起小别墅,家家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用上了放心电,户户接通了有线电视信号,人人参加了农民新型合作医疗。

来源:长江云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