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李明 王庆明 特约记者 敖琼)12月22日,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通过了国家水利部和省政府组织的行政验收。跻身全国首批45个试点城市之一,这意味着我市又增加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全国这么多城市,咸宁凭什么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咸宁在水环境方面有何特色?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上又做了什么努力?有何经验?
且听小云一一道来。
首先为大家普及几个小知识:
水生态文明是啥?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遵循人水和谐的理念,坚持节约和保护优先的发展方针,以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经济发展、水管理落实以及水文化培育为主要框架,构建人-水-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保护、水经济发展和水文化继承和培育等方面,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那么,咸宁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根据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2013年7月,我市抢抓机遇,申报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第一批试点市,制订了《咸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试点期为2013年-2018年(水利部批复为2013-2017年)。
▲淦河
1、生态水利建设扎实开展。
近年来,政府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在全省率先启动淦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咸宁市区22km河道基本得到治理,岸坡一律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城区河段已建4座橡胶坝,60%河段实现生态蓄水,淦河双鹤桥段生态景观工程被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4-2016年,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空前,累计投入40.4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7875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5平方公里,治理崩岗63个。开展了10个中小河流治理和4个水系连通项目,加固堤防85.6公里,疏浚河道133.3公里。大畈陈、王畈、牛鼻潭、湄港和九宫河等5处拦河闸计划投资2.28亿元,目前,大畈陈、王畈、湄港等3座已完工。
2、水环境保护深入推进。
一是开展控源截污行动。投资4亿元,建成温泉、永安、长江产业园三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总规模12万吨,实施配套管网改造81公里,启动了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建设。
二是推进工业污染治理。近两年投入资金2亿元,对全市30多家废污水排放企业进行了改造整治。
三是开展农村连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投入1.07亿元对城市周边83个村庄进行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验收。四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2015年,全市实施精准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84.8万亩,占整个播种面积的76.6%,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量0.5万余吨。全市发展“三品一标”品牌420个,基地总面积147万亩;发展标准化生产面积25万亩,亩平减少化肥用量15%,减少农药用量8.2%。
3、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大力实施。
王英水库引水工程,总设计规模20万m3/d,分两期建设,是咸宁市政府重点推进的建设项目之一。一期工程10万m3/d,总投资 3.52亿元,已实现向城区供水。总投资5.93亿元的通山黄荆口水库新建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省水利厅审查,正在编制初计报告。
▲斧头湖
4、湿地保护行动全面铺开。
我市已成功申报咸安向阳湖、赤壁陆水湖、通城大溪、崇阳青山水库、通山富水湖等5个国家湿地公园。咸安金桂湖已成功申报省级湿地公园。为推进湿地保护,改善水生态,累计拆除珍珠养殖面积1.3万亩,拆除斧头湖、西凉湖围网围栏17万亩,编制了《拆围后湖库生态保护、渔业资源修复和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开展生态渔业2447hm2。在斧头湖累计放流38场次,投放鱼类3.8亿尾;在西凉湖开展了3次增殖放流行动,投放鱼苗516.5万尾。
5、地热水资源保护管控体系完备。
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地热资源勘察任务2584米。投资1000万元启动了咸宁市区地热水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实现了对实时温度、开采量和动态静态水位监测,单、群井动态数据分析和电动阀远程控制,GPRS定点坐标控制,集视频监控与喊话等功能于一体。下一步在对赤壁市五洪山、嘉鱼县小蛇屋山、崇阳县浪口地热水进行实时监控的基础上,将全面实现集中并网管理。
6、河长制加快落实。
市、县、乡(镇)三级均出台了《推行河湖库长制的实施意见》,各级主要领导挂帅,层层成立了河湖库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乡、村四级河湖库长体系已基本建立。全面启动“一河(湖、库)一策”编制工作,同时,在全市统一开展 “清河行动”,河湖库“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现象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赤壁陆水湖
7、水文化体系建设特色鲜明。
咸宁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最具盛名的温泉之都。全市地热水年总储量达700万吨,资源遍布全市六个县市区。近年来,我市每年投入数十亿元,着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集温泉度假、生态居住、养生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园型生态城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国最佳生态人居区、温泉旅游生态新城。贯穿咸宁城区的淦河经过多年建设,沿岸绿树成荫、鲜花锦簇、公园密布,建有咸宁名人文化墙、淦川八景浮雕、对联长廊,不仅成为一条安全之河,更是一条生态之河、文化之河,已成为咸宁一条靓丽风景线。温泉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文化传承发展充分彰显了咸宁“香城泉都”旅游品牌和“中国中部绿心、国际生态城市”的城市形象。
有人要问了,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咸宁从中获得了哪些效益呢?
1、生态效益。
一是水环境质量得以全面改善。通过实施水污染控制工程及河湖水生态修复工程,2016年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6%,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通过实施上游山区水源涵养工程,淦河流域上游山丘区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蓄水、保土能力增强,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9.82%;通过实施水源地保护与城乡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保证城市公共生活供水末梢水质达标率为99%。
二是水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通过河底清淤、生态护坡、生态河床、重建水生动植物等措施,修复淦河干支流水生态系统,保证了河流的生态健康。
三是生态景观资源得以充分展现。新建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城市水文化主题公园、河湖滨水休闲绿化带等滨水景观,极大改善了城市环境的整体面貌。
▲崇阳青山水库
2、社会效益。
一是提高了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试点期间,通过防洪抗旱减灾工程体系建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长江防洪保护圈;全市中小型病险水库基本得到整治;流域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基本达到10 -20 年一遇;重点湖泊和骨干排水渠道的防洪能力大为提高;新建护岸生态比例达到80%,水功能区主要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得到保障。重点地区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后,改善了部分城区的排水条件和城区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
二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落实。2016年,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全面完成。2016年度全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咸宁市位列全省第2名。
三是居民水资源节约保护与水生态文明意识大幅提升。试点以来,我市大力开展水情教育和水生态文明宣传,公众对“水生态文明市”创建的认知度大幅提升,城区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2016年12月,中国水利报以《倾力维护河畅湖美 彰显魅力香城泉都》为题,大幅报道咸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今年4月20日,中国水利报再次以《喷出摇钱树 灌就田园美》半版报道咸宁开展农田水利高效节水工作。
3、经济效益。
一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初步形成集“防洪、供水、生态、环境”安全于一体的和谐水域系统和良好的水生态格局,为咸宁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建设湖北特色增长极,实现绿色崛起提供了支撑保障。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1107.93亿元,较2013年增长21.3%。
二是为促进我市旅游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水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了河(湖)堤、涵闸、泵站、道路、桥梁等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开发了江、河、湖、库等滨水生态景观,唱响了“温泉之都”城市特色旅游品牌,为促进我市旅游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我市旅游收入242.7亿元,较2013年增长46.3%,占GDP总量的21.9%。
▲向阳湖湿地公园
咸宁凭什么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验收委员会专家是这么说的——
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咸宁市试点建设保障措施有效、布局合理、创新特色突出、成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较好完成了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的《咸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规定的工作任务,实现了建设目标。
依据《实施方案》,咸宁市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为总体目标,按照“一区、两廊、三带、五片”的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健康的水生态体系、完备的水安全体系、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先进的水文化体系建设等4个方面,逐步构筑了山、水、湖、河、城相融合的“香城泉都”,共完成43项建设任务、9项重点示范工程,试点期间累计完成总投资206亿元。基本实现了《实施方案》确定的试点建设目标,28项考核指标达到或优于目标值。
咸宁市通过试点建设,结合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特点,在“水资源保护和河流生态廊道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湖泊拆围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湿地公园与水利风景区建设”、“地热水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探索了长江中游地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相关管理模式、治理思路和技术方法具有借鉴与推广价值。
(编辑 金崇)